[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塑料异型材的软硬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2689.3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8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桢;张楚民;尹鸿远;任东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同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6 | 分类号: | B29C48/16;B29C4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具 下模具 注入口 塑料异型材 共挤模具 软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 硬质材料 定位柱 接口处 固定板连接 材料加工 材料模板 对称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塑料异型材的软硬共挤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通过上模具定位柱与下模具连接,所述下模具通过下模具定位柱与固定板连接,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接口处一侧开设有软质材料注入口,且上模具与下模具接口处关于软质材料注入口对称位置开设有硬质材料注入口,所述软质材料注入口通过设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内部的材料模板与硬质材料注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材料加工作业中所使用的基于塑料异型材的软硬共挤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塑料异型材的软硬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所谓异型材就是横截面是非圆形的挤出塑料制品称为塑料异型材,除了圆、方、板外的型材,如瓦楞、槽、T形等。塑料异型材就是以塑料为主才的异型材,比如内部夹有铁皮或者铝合金等材料的异型材等,广泛使用于建筑装修等行业。异型材有两种,一种是全塑料异型材,另一种是指塑料材料和非塑料材料复合而得的复合异型材。按异型材的软硬程度分,可分为软质异型材和软质异型材。按塑料品种分类可分为:PVC异型材,ABS异型材,PE异型材等,其中大多数是PVC异型材。按异型材的截面特征,可分成异型管材、中空异型材、隔塞式异型材、开放式异型材、分节异型材、镶嵌异型材、实心异型材 7大类。
现有塑料异型材的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先对异型材的一部分进行加工,之后再通过不同的模具对剩余部分进行二次加工,这种加工方式虽然精度较高,但是由于进行了两次加工,导致材料整体的粘合程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在连接部位出现断裂的现象;另一种加工方式则是通过共挤模具进行共同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和前一种相比,由于是一次性加工成型,所以在材料的耐用程度和结实程度上比前一种方式加工出来的材料要更加优秀,但是现有的共挤模具由于有两个不同的材料进口,一点模具出现位移,不是在预定位置上,则会导致整个批次的材料出现扭曲变形等不同程度的不合格现象,而这些不合格品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且现有技术中共挤模具生产的产品经常会因为模具内部压力不对称或者是单方面压力不足导致模具成品与设计结构不对应等情况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连接线头容易脱落,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易散除,且移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塑料异型材的软硬共挤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塑料异型材的软硬共挤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通过上模具定位柱与下模具连接,所述下模具通过下模具定位柱与固定板连接,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接口处一侧开设有软质材料注入口,且上模具与下模具接口处关于软质材料注入口对称位置开设有硬质材料注入口,所述软质材料注入口通过设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内部的材料模板与硬质材料注入口连接。
其中,所述软质材料注入口与硬质材料注入口均设置有材料注入接口,且材料注入接口通过一次加压接口、连接管和材料注入枪口与材料模板连接。
其中,所述材料模板有软质材料模板和硬质材料模板组成,且软质材料模板设置在软质材料注入口一侧,硬质材料模板设置在硬质材料注入口一侧。
其中,所述下模具定位柱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下模具定位柱通过开设在固定板表面四角位置的固定槽与固定板连接。
其中,所述上模具定位柱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上模具定位柱三个一组分两组关于上模具中轴线对称。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固定板、上模具定位柱、下模具定位柱以及固定槽,可以通过固定固定板来做到完全限制模具位置,而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可以通过上模具定位柱、下模具定位柱以及固定槽来确认位置,避免出现模具位置出现偏差导致生产残次品,出现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同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同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2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