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5G光模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3620.2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4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朱汝俊;吴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光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铝板 模块壳体 紧固螺栓 簧片 外壁 光模块 本实用新型 紧固连接 紧密贴合 有效实现 端头套 条块状 下板面 散热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5G光模块组件,包括整体呈条块状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的前端上下外壁分别设置有上、下散热铝板,所述下散热铝板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头套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端面与下散热铝板的下板面抵靠,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模块壳体与上散热铝板紧固连接,在模块壳体的前端上下外壁分别设置上、下散热铝板,并且利用紧固螺栓及簧片,从而使得上、下散热铝板与模块壳体的前端上下外壁紧密贴合,进而有效实现对光模块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5G光模块组件。
背景技术
光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光模块的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接收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模块按照封装形式分类,常见的有SFP,SFP+,SFF,千兆以太网路界面转换器(GBIC)等,近些年以25G的传输速率应用较为广泛。
上述的25G的光模块传输效率较高,导致光模块与插口的连接位置极容易发热,现有技术中还未针对于光模块进行散热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225G光模块组件,能够有效实现对光模块进行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5G光模块组件,包括整体呈条块状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的前端上下外壁分别设置有上、下散热铝板,所述下散热铝板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头套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端面与下散热铝板的下板面抵靠,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模块壳体与上散热铝板紧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在模块壳体的前端上下外壁分别设置上、下散热铝板,并且利用紧固螺栓及簧片,从而使得上、下散热铝板与模块壳体的前端上下外壁紧密贴合,进而有效实现对光模块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25G光模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25G光模块组件与插口插接时的剖面视图;
图3是25G光模块组件中的下散热铝板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所示,对本25G光模块组件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G光模块组件,包括整体呈条块状模块壳体10,所述模块壳体10的前端上下外壁分别设置有上、下散热铝板21、22,所述下散热铝板2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30,所述紧固螺栓30的端头套设有簧片40,所述簧片40的端面与下散热铝板22的下板面抵靠,所述紧固螺栓30穿过模块壳体10与上散热铝板21紧固连接;
在模块壳体10的前端上下外壁分别设置上、下散热铝板21、22,并且利用紧固螺栓30及簧片40,从而使得上、下散热铝板21、22与模块壳体10的前端上下外壁紧密贴合,进而有效实现对光模块的散热。
作为本实现新型的优选方案,为确保对上、下散热铝板21、22固定的牢靠度,所述簧片40上设置有定位柱41,所述下散热铝板22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41插置在定位槽内。
为进一步提高对上、下散热铝板21、22固定的牢靠度,所述紧固螺栓30上还套设有限位板50,所述限位板50位于簧片40下方布置,所述限位板50上板面设置有顶杆51,所述顶杆51竖直向上且与簧片40下板面抵靠。
更进一步地,为进一步提高安装牢靠度,所述紧固螺栓30的端头还套设有胶套60,所述胶套60位于限位板50的下方布置,所述紧固螺栓30的下端与胶套60的一端抵靠。
为提高散热效率,所述上散热铝板21的上板面开设有散热槽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光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光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3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