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3802.X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1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热恒注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道 通孔 三通轴 导通 分流板 注塑 中轴线 注射流道 转换装置 模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共线设置 旋转机构 旋转三通 增加生产 底端部 顶端部 热流动 冷却 驱动 转换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包括装设在分流板内部的三通轴,三通轴的底端部开设有三个通孔;三通轴的顶端部设置有驱动三通轴绕其中轴线旋转的旋转机构;分流板内设置有注射流道、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第一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分别设置在三通轴的两侧,第一热流道的中轴线与第二热流道的中轴线共线设置,注射流道与第三通孔导通设置,当第一热流道与第一通孔导通时,第二热流道不与第二通孔导通,当第二热流道与第二通孔导通时,第一热流道不与第一通孔导通,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旋转三通轴进而转换热流道注塑的方式,其相互交替便捷,注塑与冷却不间断进行,可节约注塑时间,增加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叠层模具(T-Mold)是Tandem-Mold的简称,主要是利用模具射出成型中的冷却时间来增加模具的产能。T-Mold类似叠模采用双层模双合模面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两层分模面交替打开,一层分模面在冷却时,另一层同时完成开模、顶出、合模、注射、保压动作。
现有的叠层模具,其内部两层分模面都是彼此独立的,并且都会配备一个辅助叠层模具进行旋转180度的机械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的上端和模具的下端均设置有注射口和与注射口连通的型腔,注射成型的过程中,待一个型腔内的产品完成注射后,通过机械手旋转叠层模具,进而在另外一个型腔进行注射成型,上述依靠机械手来切换两个型腔进行注射的方式,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大,需要将整个模具进行翻转才能够进行另一面的注射,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机械手还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对安装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包括装设在分流板内部的三通轴,三通轴的底端部开设有三个通孔,第一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二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三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第二通孔的中轴线和第三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三通轴的中轴线与第三通孔的中轴线共线设置;三通轴的顶端部设置有驱动三通轴绕其中轴线旋转的旋转机构;分流板内设置有注射流道、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第一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分别设置在三通轴的两侧,第一热流道的中轴线与第二热流道的中轴线共线设置,注射流道与第三通孔导通设置,当第一热流道与第一通孔导通时,第二热流道不与第二通孔导通,当第二热流道与第二通孔导通时,第一热流道不与第一通孔导通。
其中,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三通轴顶端部的螺旋导向槽和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朝其径向延伸出导向柱,在装配情况下,导向柱插入螺旋导向槽中。
其中,螺旋导向槽设置有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导向柱由行程起点移动至行程终点这一动作过程,三通轴旋转的角度为90°。
其中,分流板与三通轴之间装设有套筒,套筒的上端和套筒的下端分别安装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三通轴的三个通孔两两之间为直角,进而形成直角三通,对应地,第三通孔与注射流道连通,当第一热流道与第一通孔导通时,第二热流道不与第二通孔导通,能够往层叠模的其中一个型腔内注射胶料,进而注射成型,然后,通过旋转机构带动三通轴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二热流道与第二通孔导通,但第一热流道不与第一通孔导通,这样能够往层叠模的另外一个型腔内注射胶料,进而注射成型,在其中一个型腔成型的过程中,另一个型腔内的产品则可以完成冷却出模,通过旋转三通轴进而转换热流道注塑的方式,其相互交替便捷,注塑与冷却不间断进行,可节约注塑时间,增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热恒注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热恒注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3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