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接线的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4097.5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芯长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壳体 接线头 绝缘板 发光二极管 第一壳体 接线板 接线 本实用新型 电极连接 开口处 内螺纹 外螺纹 嵌设 发光二极管芯片 二极管芯片 便于维修 顶部设置 引出电极 电极 可拆卸 插槽 内壁 引脚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接线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外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壳体开口处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顶部设置有接线头,所述接线头嵌设于绝缘板上,所述接线头嵌设绝缘板的一端与电极连接,所述电极另一端具有延伸至第二壳体之外的引脚,所述第一壳体开口处设有设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有用于连接接线头的插槽,所述接线板还固定有二极管芯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接线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电极连接方便快捷,且且引出电极可拆卸,便于维修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接线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现有的发光二极管主要由发光二极管芯片、引出电极和封装外壳构成。目前发光二极管芯片通过铂金线与引出电极相连,不仅连接不方便,这不但要求支架制造精密,而且制造成本较高,并增大了加工难度。
在中国专利专利公开号CN2614385中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外壳和封装在外壳内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前端位于外壳之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具有延伸至外壳之外的引脚,其特征是在外壳内固定设置有绝缘球和接线板,所述外壳为玻璃外壳,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固定在接线板上,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中部分离固定在绝缘球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前端固定在接线板上,并分别经接线板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两极导电连接。其利用接线板实现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发光二极管芯片地连接,产品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但是依然存在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电极连接不方便问题,同时,引出电极与接线板不能实现可拆卸插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接线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电极连接方便快捷,且且引出电极可拆卸,便于维修与更换。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接线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具有开口的中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外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壳体开口处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顶部设置有接线头,所述接线头嵌设于绝缘板上,所述接线头嵌设绝缘板的一端与电极连接,所述电极另一端具有延伸至第二壳体之外的引脚,所述第一壳体开口处设有设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有用于连接接线头的插槽,所述接线板还固定有二极管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头与插槽的形状相同,均为圆锥状,且插槽的口径由接线板到第一壳体内腔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有环状的卡槽,所述接线头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起环。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底部设有与接线板导通的弹片。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头的底部设有与弹片相接触的铜片。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电极连接方便快捷,且且引出电极可拆卸,便于维修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外壳;2、陶瓷基板;21、顶盖;3、U型槽;4、压电陶瓷;5、凸块;6、弹簧;7、竖向开口;8、调节杆;9、电路板;10、BNC接头;11、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芯长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芯长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4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