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4752.7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8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烈林;李江博;谢华;邓司浩;易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F9/30 | 分类号: | G21F9/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 冷凝管 尾气处理系统 反应系统 进料系统 快速降解 降解 连通 进气口 放射性废物处理 微波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 催化剂进料 工作效率高 上端排气口 氧化剂进料 降解装置 冷凝回流 微波加热 依次连通 蒸汽冷凝 进料罐 排气口 卸料口 供料 减容 排放 申请 | ||
1.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反应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
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反应釜和安装在反应釜外侧用于微波加热的微波加热装置,所述反应釜设置有卸料口和排气口;
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应釜连通并往其内部供料的催化剂进料罐、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进料罐和氧化剂进料罐;
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用于冷凝回流的第一冷凝管和用于蒸发减容蒸汽冷凝的第二冷凝管,第一冷凝管的进气口与反应釜的排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呈球形状或者半球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所述反应釜的横截面积依次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管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主冷凝管,所述主冷凝管呈螺旋形状,所述主冷凝管设置有位于第一冷凝管外侧的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与第一循环水泵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管和尾气处理器之间通过第二冷凝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管的外侧套设有次冷凝管,所述次冷凝管设置有第二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与第二循环水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管与尾气处理系统之间设置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冷凝液储存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具有炉腔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微波磁控管,所述反应釜放置于所述炉腔内,反应釜的排气口和卸料口分别伸出所述炉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系统还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包括主控制器、用于监测炉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炉体的触控显示屏、用于监测反应釜内液体污染物的COD传感器、用于监测反应釜内液体pH值的pH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反应釜内液体的氧化还原能力的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触控显示屏、COD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均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所述远程控制模块包括用于调节微波加热强度的调节器、云端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所述调节器、远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均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COD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分别产生传感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传感信号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将传感信号转化为显示信号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出操作信号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该操作信号转化为控制信号并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调节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快速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进料罐与反应釜之间、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进料罐与反应釜之间和氧化剂进料罐与反应釜之间均设置有控制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47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