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趟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4755.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3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麦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健华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9/00;E05B15/00;E05B6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拉手 齿轮柱 拉手 后盖 内底壳 前盖 拔块 插孔 本实用新型 开口 底孔 内上盖 尼龙条 滚珠 执手 锁头 便于安装 齿条啮合 定位件 门锁 齿条 开锁 尼龙 锁杆 穿过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趟门锁,其中,包括趟门拉手后盖和趟门拉手前盖、拉手内底壳和拉手内上盖、中孔、开口拔块、底孔、齿条、在拉手内底壳和拉手内上盖之间设有对应底孔的位置且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柱、在齿轮柱两侧的趟门拉手后盖和趟门拉手前盖之间设有的第一滚珠尼龙条和第二滚珠尼龙条,及在开口拔块上设有的尼龙定位件。趟门拉手后盖上设置有穿过趟门拉手后盖与齿轮柱连接的执手。齿轮柱在趟门拉手前盖一侧设置有插孔,在对应插孔的趟门拉手前盖上设置有锁杆插入插孔与齿轮柱连接的锁头。拉手内底壳在齿轮柱连接的执手作用下,向上驱动拉手内底壳带动开口拔块拔动开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和耐用,及便于安装和节省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趟门锁。
背景技术
机械锁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结构。传统的门锁基本由锁体、锁芯、锁舌和门扣匙等组成。其中的锁芯的结构又包括弹子和页片两个部件。使用时,是用钥匙转运锁芯拔动锁舌进入或者退出锁扣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开、关的目的。由于上述结构的锁零部件比较多,而且安装过程也十分麻烦,还有使用过程也很容易出现故障,造成锁的结构不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耐用,及便于安装和节省成本的趟门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趟门锁,其中,包括安装于门两侧面上的趟门拉手后盖和趟门拉手前盖、在趟门拉手后盖和趟门拉手前盖之间设有的拉手内底壳和拉手内上盖、在拉手内上盖上设有的中孔、在对应中孔位置的拉手内底壳上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穿过中孔的开口拔块、在拉手内底壳上设有的底孔、在底孔的侧边设有的齿条、在拉手内底壳和拉手内上盖之间设有对应底孔的位置且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柱、在齿轮柱两侧的趟门拉手后盖和趟门拉手前盖之间设有的第一滚珠尼龙条和第二滚珠尼龙条,及在开口拔块上设有的尼龙定位件。趟门拉手后盖上设置有穿过趟门拉手后盖与齿轮柱连接的执手。齿轮柱在趟门拉手前盖一侧设置有插孔,在对应插孔的趟门拉手前盖上设置有锁杆插入插孔与齿轮柱连接的锁头。拉手内底壳在齿轮柱连接的执手作用下,向上驱动拉手内底壳带动开口拔块拔动开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手内底壳和拉手内上盖上分别设置有安装第一滚珠尼龙条和第二滚珠尼龙条的第一弧形滑槽和第二弧形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和耐用,及便于安装和节省成本的效果。由于拉手内底壳上下运动的方式是采用齿轮柱通过啮合推动,之后带动开口拔块拔动锁舌实现开锁。改进后的结构采用第一滚珠尼龙条和第二滚珠尼龙条,代替采用零散部件传动的方式,整体结构更加结构简单和耐用。另外,安装时过程是,第一滚珠尼龙条、第二滚珠尼龙条,及齿轮柱被装在拉手内底壳和拉手内上盖组合的空间,很容易安装,而且部件也很少,实现了便于安装和节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健华,未经麦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4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具
- 下一篇:一种门窗一体式滑动执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