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用车前副车架及乘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5078.4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炼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7/06;B62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车架 可拆卸连接组件 副车架主体 连接支架 乘用车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侧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前副车架及乘用车,该乘用车前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主体和连接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组件;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副车架主体的侧端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乘用车前副车架及乘用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更多续航里程的要求,乘用车构架需要从各方面设法减轻整车重量,以达到降低能耗并延长续航的目的。
其中,现有技术中,乘用车前副车架由冲压件改为铸铝件,亦即铝合金件,作为减重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前副车架本身结构较为复杂,在副车架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替换,将会出现铸件常见的裂纹、缩松、气泡等缺陷,以致副车架的使命寿命和使用可靠性受到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前副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乘用车前副车架,该乘用车前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主体和连接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副车架主体的侧端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两个所述连接支架和两个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
两个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两个所述连接支架和两个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前部连接臂和与所述前部连接臂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前部连接臂用于与乘用车的其他结构连接;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副车架主体的侧端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根部可拆卸连接组件;
所述前部连接臂的顶部用于与乘用车的其他结构连接,所述前部连接臂的根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根部可拆卸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前部连接臂的根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区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中心可拆卸连接组件和多个外围可拆卸连接组件;
多个所述外围可拆卸连接组件沿所述中心可拆卸连接组件的外围依次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外围可拆卸连接组件均与所述中心可拆卸连接组件间隔设定距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为螺栓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车架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车架主体和所述连接支架均为铝合金铸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前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主体和连接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组件;其中,连接支架与副车架主体的侧端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前副车架,将原有的局部结构复杂易产生缺陷的一体化副车架的结构进行更改,将其替换为副车架主体和连接支架,其中,副车架主体和连接支架均为简易件,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连接副车架主体和连接支架,使之间接联结为一个整体,即实现了副车架轻量化的设计,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减重要求;同时使得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拆分化的简易件在铸造时不易产生铸造缺陷,避免了整体结构重量过大、不易拔模、铸造过程液体流动不畅的问题,废品率大大降低,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炼,未经徐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5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外倾连杆
- 下一篇:一种前副车架衬套安装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