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用污泥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6056.X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4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皇甫尚娟;高亮;刘世豪;王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亮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转筒 锥形过滤 污泥脱水装置 外侧面 污泥 污泥处理罐 第二转筒 活动插接 污泥处理 右端部 带轮 通孔 电机 环保 污泥脱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 转轴连接 固定套 罐内腔 螺旋片 上端面 右侧面 出管 进管 内腔 下端 左端 挤压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处理罐,所述污泥处理罐内腔设有锥形过滤筒,所述锥形过滤筒左端固定安装有污泥进管,所述锥形过滤筒外侧面右下端设有污泥出管,所述锥形过滤筒右侧面中部活动插接有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外侧面固定安装有螺旋片,所述第一转筒右端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筒内腔活动插接有第二转筒,所述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外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污泥处理罐上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带轮。该种环保用污泥脱水装置,即能够将污泥从右向左搅拌和挤压来提高污泥处理效果,又便于对污泥脱水设备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排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用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机械脱水法适用于污水污泥,造粒法适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也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目前,污水处理厂对污泥的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系统花费比价高,且需要经过多次过滤,才能进行其脱水处理,不仅耗费时间较长,且效率较低。同时,现有的污泥处理设备,在污泥脱水过程中,对残留处理设备内的污泥,而无法清除。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用污泥脱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用污泥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处理罐,所述污泥处理罐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腿,所述污泥处理罐内腔设有锥形过滤筒,所述锥形过滤筒左端固定安装有污泥进管,所述锥形过滤筒外侧面右下端设有污泥出管,所述锥形过滤筒外侧面开有出水孔,所述锥形过滤筒右侧面中部活动插接有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外侧面固定安装有螺旋片,所述第一转筒右端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筒内腔活动插接有第二转筒,所述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外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筒右端设有堵头,所述污泥处理罐上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带轮。
优选的,所述污泥处理罐下端面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污泥处理罐内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传动带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初始位置呈90度角,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同一截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设于相邻螺旋片之间。
优选的,第一转筒与污泥处理罐连接处设有密封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筒左端部设于锥形过滤筒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环保用污泥脱水装置,通过设置螺旋片、第一转筒、第二转筒、锥形过滤筒、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传动带和密封套结构,在电机带动作用下,通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动带的传动作用,第一转筒带动螺旋片在锥形过滤筒内转动,将污泥从右向左搅拌和挤压来对污泥脱水处理,达到提高污泥脱水效率的效果,同时,通过将第二转筒内注水,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外位置相对,能够对螺旋片和第一转筒外侧壁清洗,从而使污泥的脱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筒、第二转筒插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亮,未经高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6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