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核电CV容器对接焊缝射线检测的射线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6069.7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6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彭炎;严宇;张东辉;杨会敏;张树潇;周炜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G21C17/0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 11437 | 代理人: | 段君峰;温雷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机 射线发射装置 对接焊缝 射线检测 核电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支架 人身安全保护 安装检测 底座连接 核电设备 容器壁面 位置调整 吸附固定 支撑固定 焊缝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设备安装检测技术领域。为了提高对核电CV容器进行对接焊缝射线检测时射线机位置调整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CV容器对接焊缝射线检测的射线发射装置。该射线发射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射线机;其中,所述底座吸附固定在CV容器壁面,并且可以沿待检测焊缝进行往复移动;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射线机连接,将所述射线机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采用该射线发射装置进行核电CV容器上对接焊缝的射线检测,不仅可以提高对射线机位置的调整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设备安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CV容器对接焊缝射线检测的射线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CV容器采用低合金高强钢,厚度较大,焊接时淬硬,冷裂倾向大,因此焊接工艺复杂,易出现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按照ASMEⅢ卷NE分册要求,需要对所有对接焊缝进行100%的射线检查。
目前,在焊缝射线探伤检测的操作中,主要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此时,前期需在待检测焊缝位置处进行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划线定位、单片胶片铺设、射线机的安装固定等准备工作,并且待每一处焊缝射线检测完毕后,操作人员都需从隔离区域进入现场取下该胶片,然后进行下一位置焊缝区域的贴片以及对射线机的位置调整布置和固定等工作。
然而,在采用上述人工方法进行焊缝射线检测时,由于使用的射线机大多是借助悬挂支架或支撑支架固定在CV容器壁面上,所以每改变一次射线检测位置就要对支架进行位置调整,将射线机准确固定在下一处进行射线检测的位置。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消耗大量人力,降低检测效率,而且由于射线检测中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辐射,辐射防护难度大,虽然操作人员在进入检测现场时会进行必要的辐射防护,但是在每次完成放射后不久进入检测现场进行射线机调整,仍然会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核电CV容器进行对接焊缝射线检测时对射线机位置调整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核电CV容器对接焊缝射线检测的射线发射装置。该射线发射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射线机;其中,所述底座吸附固定在CV容器壁面,并且可以沿待检测焊缝进行往复移动;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射线机连接,将所述射线机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射线机与所述支架之间采用活动式连接,可以改变所述射线机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竖直推杆;所述射线机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直线滑轨连接;所述竖直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射线机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竖直推杆选用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底座采用履带式行走结构,并且在履带上设有磁吸附部件。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智能相机;所述智能相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且伸出至所述底座外部,用于对预先固定在CV容器表面上的定位标记带进行识别和定位。
进一步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智能相机周围,用于提高照明亮度。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视频监控器,并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射线发射装置对核电CV容器中对接焊缝进行射线检测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射线机固定在底座上,而底座则可以在CV容器壁面进行自由移动,从而可以将射线机快速移动至待检测焊缝位置进行射线检测。这样,不仅省去了操作人员反复进入检测现场对射线机位置进行调整的操作,从而减少人力,提高射线检测过程中对射线机位置移动的效率,而且在整个射线检测过程中,借助PLC控制系统对底座的移动进行自动化控制或操作人员的远程控制即可,从而避免了操作人员反复进行检测现场,降低了操作人员所受辐射的影响,提高了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6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壳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合氧化物芯块烧结气氛氧势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