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化学方法的同步脱氮除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6159.6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4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华军;顾源;梁禹翔;汪美贞;周志阳;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利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氧池 曝气装置 好氧池 沉淀池 同步脱氮除磷 电化学 金属电极 电解槽 污泥泵 气提 本实用新型 高效脱氮 回流管路 依次相连 直流电源 装置实现 提升泵 溢流口 风机 出水 除磷 氮磷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方法的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包括一级缺氧池、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以及沉淀池。一级缺氧池、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以及沉淀池通过溢流口依次相连。一级缺氧池连接提升泵,底部设置第一曝气装置;好氧池底部设置第二曝气装置,好氧池与一级缺氧池之间连接气提管路;二级缺氧池底部设置第三曝气装置,上部设置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安装金属电极对,金属电极对连接直流电源;沉淀池底部设置污泥泵,污泥泵的回流管路与一级缺氧池相连;第一曝气装置、第二曝气装置及、第三曝气装置与气提管路均连接风机。该装置实现同步高效脱氮除磷,出水氮磷指标可达到IV类水以上标准,同时减小了处理所需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脱氮除磷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治理技术的日益成熟,水体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总碳、总磷的削减却成了污水治理中新的一项难题,氮磷超标排放最为严重的后果即为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水体发黑发臭。因此,越来越多旨在处理氮、磷的技术得到了发展,但是这类技术往往存在着处理单元多而复杂,需要外加有机碳源强化脱氮,需添加PAFC、 PAC等絮凝剂进行除磷的缺陷。
公开号为CN2012101134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设置石英砂填料的缺氧生物滤池,其内不设充氧设施,向进水中投加碳源控制进水C/N比为5~6,使反应器具有良好反硝化深度脱氮能力;同时,通过在缺氧生物滤池反冲洗前,增加厌氧释磷段,使缺氧生物滤池在厌氧/缺氧交替的环境中运行,为反硝化聚磷菌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有效富集了反硝化聚磷菌,使缺氧生物滤池在反硝化脱氮的同时,具有同步除磷的能力。但是该发明需提供外加碳源进行脱氮,一方面增加了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公开号为CN20151021931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污水净化系统,该系统采用石灰石净化除磷区、斜发沸石脱氮区、改性陶料净化区和火山岩净化区四部分作为填料床,依次对污水进行净化,同时完成脱氮、除磷、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泥水分离,完成一体化净化污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净化效果好。但是该发明采用的是物理吸附法,因此填料的再生过程以及废弃都有可能造成氮磷的重新释放。
公开号为CN2012101134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系统,其工作的原理为:塔体内的脱氮硫杆菌等硫杆菌以NO3-N为电子受体,厌氧条件下完成脱氮反应;同时,铁刨花的零价铁可与水中的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NO3-还原为NO2-、NH4+、NH3+、N2等形式,从而降低水中硝酸盐的浓度;填料中的铁刨花,电化学腐蚀和(或)生物化学腐蚀产生Fe2+/Fe3+,与污水中的磷酸根离结合生成磷酸铁盐等难溶性物质,从而实现磷的去除。但是该发明的塔状填料结构容易被其处理产生的难溶性物质堵塞,此外上述发明的反硝化体系为硫自养反硝化,菌群受到硫还原菌污染可能会产生H2S气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可以直接作为独立单元对污水中的氮磷进行脱除,也可以加载到其他的污水处理工艺当中。本发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对碳源基本无要求,可以作为传统脱氮除磷技术的一种替代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利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利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6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