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新能源三轮车辆的集成座桶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6171.7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7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双胜新能源车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B62J9/00;B62L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谢建 |
地址: | 6205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车辆 新能源 安装板 集成座 本实用新型 手刹 坐板 应用 安装板中部 驾驶员操作 功能单一 桶体上部 变档杆 穿线孔 置物口 铰接 桶体 座桶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三轮车辆的集成座桶部件,属于新能源三轮车辆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三轮车辆的集成座桶部件,解决现有三轮车辆座桶功能单一,不便于驾驶员操作三轮车辆的问题。其包括桶体,桶体上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开设有矩形置物口,安装板前端铰接有坐板,安装板上位于坐板旁还安装有手刹且所述手刹与变档杆位于同一侧,桶体内还开设有若干穿线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新能源三轮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三轮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三轮车辆的集成座桶部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三轮车是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按用途分为家用型,货运型等多种类型。电动三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乡、个体出租、厂区、矿区、环卫、社区保洁等短途运输领域。
目前,三轮车辆的座桶功能较为单一,只能供驾驶员乘坐或是有一定的储物功能。现有三轮车辆的手刹安装在坐垫下方的座桶侧部,驾驶员手刹时需要弯腰才能握住手刹杆,因此存在人机工程差,不便于驾驶员操作三轮车辆的问题。并且现有三轮车将手刹、变档杆分别安装在两侧,驾驶员需一只手操作变档杆,一只手操作手刹,这样不仅加大了驾驶难度,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三轮车辆的集成座桶部件,解决现有三轮车辆座桶功能单一,不便于驾驶员操作三轮车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三轮车辆的集成座桶部件,包括桶体,桶体上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开设有矩形置物口,安装板前端铰接有坐板,安装板上位于坐板旁还安装有手刹且所述手刹与变档杆位于同一侧,桶体内还开设有若干穿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的长度大于矩形置物口的长度,所述坐板的宽度大于矩形置物口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靠近安装板一侧端面上还安装有若干卡扣,安装板上对应安装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两端还安装有安全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扶手包括竖杆和弯杆,竖杆的一端焊接于安装板,竖杆的另一端与弯杆的一端焊接,弯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焊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桶体,桶体上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开设有矩形置物口,安装板前端铰接有坐板,安装板上位于坐板旁还安装有手刹且所述手刹与变档杆位于同一侧,桶体内还开设有若干穿线孔。通过该设置,只需翻转坐板即可向桶体放置物品,无需桶体整体翻转,放置物品更加方便快捷,桶体内的穿线孔便于车辆安装走线,并且将手刹集成到安装板上,使驾驶员无需弯下身体操作手刹,并且将手刹和变档杆安装在同一侧,驾驶员一只手即可操作两个部件,驾驶员无需一只手操作变档杆,一只手操作手刹,降低了驾驶难度,降低了安全风险,解决了现有三轮车辆座桶功能单一,不便于驾驶员操作三轮车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板靠近安装板一侧端面上还安装有若干卡扣,安装板上对应安装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槽口。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坐板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安装板上,使驾驶员驾乘时更稳定,降低了驾驶员的安全风险。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板两端还安装有安全扶手。通过该设置,能够对驾驶员进行保护,降低驾驶员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桶体、2-安装板、3-矩形置物口、4-坐板、5-手刹、6-穿线孔、7-卡扣、8-卡槽口、9-安全扶手、10-竖杆、11-弯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双胜新能源车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眉山双胜新能源车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6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