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冷无线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0744.3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添;吴华明;吴良贵;徐小春;张键;张佳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程捷;杨慧娟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箱 电路板 风箱底座 风口 无线充电器 下通风口 上盖 本实用新型 上通风口 线圈模组 风扇 风冷 热交换 合成 电路板安装 风扇安装 壳体内部 可拆卸的 散热效率 外壳上盖 外壳下盖 引流风道 吹出 壳体 冷风 紧凑 贯通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其包括由可拆卸的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拼合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线圈模组、电路板以及风扇,所述风扇安装于一由风箱上盖和风箱底座拼合成的风箱内,所述风箱上盖上开设有上通风口,所述风箱底座的侧面开设有下通风口,所述电路板套装于风箱底座外,所述线圈模组设置于风箱上盖上方;所述外壳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上通风口、下通风口以及第二风口之间相贯通形成引流风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路板套装于风箱底座外不但使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更为紧凑,且由于电路板更加接近下通风口,风扇吹出的冷风更快与电路板进行热交换,散热效率比将电路板安装于风箱上方的结构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器与充电的电子设备均会产生热量,电子设备的温度升高,一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有些手机为了保持安全充电,在检测到温度升高到某一阈值时,会强制降低充电电流,造成充电时间的延长。随着电子设备的内置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电子设备充电过程中对无线充电器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解决无线充电器的散热问题,通常都会在无线充电器内增设风扇,如中国专利号201721717753.X公开的无线充电器,其包括壳体、线圈模组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具有一充电表面并具有一内部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置有风扇,所述壳体于所述充电表面外围设有出风孔,使得所述风扇产生的风通过所述出风孔吹至所述充电表面和所述电子设备之间。该结构风扇位于最下方,其风冷效果还有待提高,并且存在风机噪音较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其包括由可拆卸的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拼合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线圈模组、电路板以及风扇,所述风扇安装于一由风箱上盖和风箱底座拼合成的风箱内,所述风箱上盖上开设有上通风口,所述风箱底座的侧面开设有下通风口,所述电路板套装于风箱底座外,所述线圈模组设置于风箱上盖上方;所述外壳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上通风口、下通风口以及第二风口之间相贯通形成引流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高度位置落于下通风口处。风扇产生的风经下通风口吹出可同时吹向电路板的正面和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盖与风箱上盖的上表面之间紧密嵌套有一密封圈,所述线圈模组以及风箱上盖的上通风口均位于密封圈内,所述第一风口位于密封圈的空心部上方的壳体上,所述第二风口位于密封圈与外壳上盖、线圈模组以及风箱上盖围合成的空间之外,所述第一风口、密封圈的空心部、上通风口、下通风口以及第二风口形成引流风道。密封圈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缩小散热空间从而提高风扇的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风扇的工作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口位于上盖外沿且沿上盖外呈锯齿状分布,扩大了散热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模组与密封圈之间设置有透气的隔音绵,以减小风扇工作时的噪音并起到防尘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表面向外壳上盖一侧延伸出用于放置待充电电子设备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与上盖之间的间距以保证待充电的电子设备放置于突起部时处于无线充电的有效工作范围之内为准。突起部形成待充电电子设备的放置平台,使电子设备与上盖之间形成可进行散热的间隔空间,进而提升了散热效果,同时还起到防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下盖底部安装有一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下通风口处安装有透气的隔音棉。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路板套装于风箱底座外不但使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更为紧凑,且由于电路板更加接近下通风口,风扇吹出的冷风更快与电路板进行热交换,散热效率比将电路板安装于风箱上方的结构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0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手机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线感应式充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