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丝束介质喷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1454.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7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洁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2J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和纳律师事务所 33314 | 代理人: | 郑重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束 介质 喷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解公开了一种丝束介质喷涂机构,包括雾化喷嘴,可依次设置、用于穿过丝束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分别包括至少两块电极相互配合以构成电离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丝束介质喷涂机构设置用于穿过丝束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极性相反,纤维束喂入第一电极板组板组的电离空间内,被第一电极板组板加电电离而带有同性电荷而容易均匀散开,进而喂入第二电极板组板组,第二电极板组的雾化喷嘴雾化功能介质并被第二电极板组电离,与纤维束电荷相异的雾化介质可充分均匀被吸附在分散的纤维束上。解决了介质使用量可控的问题和提高了功能纤维质量,降低了介质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纺织领域,尤其是一种丝束介质喷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丝束如纤维束根据不同的用途,需要在纤维束表面均匀复合、涂抹相应的功能介质,如银离子、铜离子、纳米涂层等等。但是由于丝束单个直径较小,不容易分离,尤其是在累积静电的情况下,更容易粘结。这就造成相应的功能介质难以均匀有效的符合或喷涂于丝束的表面。
现有缺乏有效的机构或装置能给纤维束表面均匀符合功能介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适用于多种化纤的丝束介质喷涂机构、多用途加弹机及丝束介质喷涂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丝束介质喷涂机构,作为改进,包括雾化喷嘴,可依次设置、用于穿过丝束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分别包括至少两块电极相互配合以构成电离空间,所述的同组的电极板极性相同,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极性相反,所述的雾化喷嘴与第二电极板组相配合,朝向第二电极板组的电离空间内喷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雾化喷嘴设置于第二电极板组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或/和第二电极板组为U型电极板构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或/和第二电极板组的电压为220V-100KV。
本实用新型的丝束介质喷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设置用于穿过丝束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极性相反,纤维束喂入第一电极板组板组的电离空间内,被第一电极板组板加电电离而带有同性电荷而容易均匀散开,进而喂入第二电极板组板组,第二电极板组的雾化喷嘴雾化功能介质并被第二电极板组电离,与纤维束电荷相异的雾化介质可充分均匀被吸附在分散的纤维束上。解决了介质使用量可控的问题和提高了功能纤维质量,降低了介质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喷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加图1,本实施案例包括雾化喷嘴4,可依次设置、用于穿过丝束1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组2、3;第一、第二电极板组2、3分别包括至少两块电极相互配合以构成电离空间5,同组的电极板极性相同,第一、第二电极板组极性相反,雾化喷嘴4与第二电极板组3相配合,朝向第二电极板组3的电离空间5内喷射。第一电极板组2或/和第二电极板组3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电极板构成多个电离空间5。功能介质可为液体或固体微粒。
第一电极板组2或/和第二电极板组3为U型电极板构成,可便于加工。第一电极板组2或/和第二电极板组3的电压为220V-100KV。
为了提高雾化介质的电离效果,便于雾化的介质能更为充分的携带电荷,雾化喷嘴4设置于第二电极板组3内。
本实施案例中第一电极板组2和第二电极板组3分别设有一对电极板,构成一个电离空间5。第一电极板组2为正极,第二电极板组3为负极,当然二者电极也可互换。
当丝束穿过第一电极板组2的电离空间5,在电离空间5内被第一电极板组2加电,使丝束带有同性的正电荷,从而使丝束之间相斥,更利于丝束的均匀分离。可有效放置丝束的黏连。当带有正电荷丝束1进一步穿过第二电极板组3时,与第二电极板组3配合或者设置于第二电极板组3内的雾化喷嘴4连续喷出雾化的功能介质于丝束1上,功能介质如助剂油剂。雾化的介质在第二电极板组3内将被电离,雾化的介质上带有负电荷,与带有正电荷、分散的丝束相互吸引,均匀充分的结合,且强有力的黏连在一起。实现介质的喷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洁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洁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1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神科护理用颈部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麦芽烘干节能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