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婴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4090.1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7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莫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剑星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胡犇;凌信景 |
地址: | 52962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连接 连动杆 上端 前腿 下端 后腿 扶手杆 座位杆 可折叠婴儿车 本实用新型 下端位置 连接耳 手推杆 转动座 后连杆 牵引杆 前扶手 体积小 折叠 滑套 滑行 铰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后腿上端与前腿上端转动连接;前连动杆下端与前腿或后腿上端转动连接;手推杆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设有连接耳,前连动杆上端与连接耳转动连接;后连动杆(6)上端与手推杆下端转动连接,后连动杆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后腿中部转动连接;牵引杆一端与前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连动杆下端转动连接;座位杆前端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与前腿或后腿上端转动连接,座位杆后端与后连动杆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后连杆;扶手杆中部与前连动杆转动连接,扶手杆下端转动连接有能在座位杆上滑行的滑套,扶手杆上端还连接有U形前扶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折叠后体积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以或缺的产品。目前的婴儿车一般都能够折叠,以便于携带。但是传统的婴儿车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前扶手一般都不能跟随车架一起折叠,婴儿车折叠时需要拆卸前扶手,操作不方便,而且整个婴儿车折叠操作不方便,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上设有前轮1a;
后腿2,所述的后腿2上设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腿2上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
前连动杆3,所述的前连动杆3下端与前腿1或后腿2上端转动连接;
手推杆4,所述的手推杆4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设有连接耳5,所述的前连动杆3上端与连接耳5转动连接;
后连动杆6,所述的后连动杆6上端与手推杆4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后连动杆6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后腿2中部转动连接;
牵引杆7,所述的牵引杆7一端与前腿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连动杆6下端转动连接;
座位杆8,所述的座位杆8前端连接有转动座9,所述的转动座9与前腿1或后腿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杆8后端与后连动杆6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后连杆10;
扶手杆11,所述的扶手杆11中部与前连动杆3转动连接,所述的扶手杆11下端转动连接有能在座位杆8上滑行的滑套12,所述的扶手杆11上端还连接有U形前扶手13。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连动杆6上沿婴儿车左右横向方向设有后横杆14,所述的后连杆10包括直线段101和与直线段101一体成型并在婴儿车展开时能够挂接到后横杆14上的弯曲段102。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段102呈V形,并且开口朝向婴儿车后方。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婴儿车展开状态时,所述的直线段101被后连动杆6隐藏在后连动杆6的内侧。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杆8后端连接有背靠组件,所述的背靠组件包括与座位杆8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51,所述的连接座151上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旋转座152,所述的旋转座152上固定连接有靠背杆153。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连动杆6下部呈弧形,所述的后腿2与后连动杆6的连接位置位于后连动杆6下部的弧形段上。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腿1、后腿2和前连动杆3三者同轴铰接,所述的转动座9、前腿1和后腿2三者同轴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剑星,未经莫剑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4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修正功能的面板扶手
- 下一篇: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