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4119.6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1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唐令;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千信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12 | 分类号: | F28F13/12;F04D25/04;F04D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地址: | 4012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进水管 换热器 转轴 横轴 冷却装置 水循环泵 循环水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 冷出水管 支架 叶轮 转动密封连接 定位连接部 循环水冷却 滑动连接 内部固定 热出水管 热进水管 热水冷却 转动连接 定位部 同轴线 风机 扇叶 噪音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循环水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装置、换热器和水循环泵,冷却装置和换热器之间连接有冷进水管,换热器上连有冷出水管、热进水管和热出水管,冷出水管与冷却装置连接,水循环泵位于冷进水管上,冷进水管位于水循环泵与换热器之间的位置上转动密封连接有转轴,转轴位于冷进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叶轮,冷进水管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同轴线的横轴,横轴与转轴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连接部,横轴上设有用于定位连接部的定位部,横轴远离转轴的一端设有扇叶。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热水冷却,解决了在换热器上安装风机增大噪音对操作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水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废热,通常将废热及时用传热介质转移到自然环境中,以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由于水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性能且费用低廉、资源丰富,因而水被用作工业废热的传热介质,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冷却水,工业冷却水在各国工业生产中都是用量最大,除升高温度外冷却水的理化性质无甚显著变化,若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使之形成循环回用系统,是节约工业用水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将循环冷却水管与换热器连接,同时在换热器上安装风机,通过风机带动气流移动加快了对换热器的散热速率;使用风机不仅耗电量大,而且能产生较大的噪音,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以解决在换热器上安装风机增大噪音对操作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装置、换热器和水循环泵,冷却装置和换热器之间连接有L型的冷进水管,换热器上连有冷出水管、热进水管和热出水管,冷出水管与冷却装置连接,水循环泵位于冷进水管上,冷进水管位于水循环泵与换热器之间的竖直位置上转动密封连接有水平的转轴,转轴位于冷进水管的内部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叶轮,冷进水管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同轴线的横轴,横轴与转轴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连接部,横轴上设有用于定位连接部的定位部,横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本方案前,先启动冷却装置和水循环泵,将需要热水通过热进水管通入到换热器内,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水通过水循环泵进入到换热器并对热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通过热出水管排出,换热后的冷水通过冷出水管进入到冷却装置内。当换热器内的稳度较高时,需要对换热器的外表降温;此时,通过连接部将横轴和转轴连接,并用定位部将连接部固定,由于叶轮在冷进水管内发生转动带动横轴和扇叶转动,扇叶转动对换热器降温;当换热器的温度降低后,调整定位部和连接部使转轴、横轴脱离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调整连接部的位置使横轴和转轴连接,在循环水的自身压力下能带动叶轮和扇叶对换热器的外表进行吹风散热,加快对换热器的降温速度,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2)通过利用循环水多余的扬程产生的压力,将水的压力转换成机械能对换热器散热,减少了能量浪费,降低了设备耗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能根据实际散热需要让扇叶转动,这样增加了换热器的换热方式,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连接部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端齿盘和滑动连接在横轴上的第二端齿盘,横轴靠近转轴的一侧沿轴向设有凸起,第二端齿盘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能与凸起卡合的凹槽,第一端齿盘与第二端齿盘啮合,定位部用于定位第二端齿盘。需要加快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时,推动第二端齿盘与第一端齿盘啮合,此时,凸起位于凹槽内,通过定位部将第二端齿盘固定,叶轮转动时带动转轴、横轴和扇叶转动,扇叶转动加快换热器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了对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千信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千信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4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