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简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7467.9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6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志;邱广会;张新华;赵小勉;柴永继;唐付华;朱会中;董海燕;吴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张启志 |
主分类号: | B02C19/22 | 分类号: | B02C19/22;B02C23/18;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箱 建筑垃圾 简易处理装置 施工现场 过滤网 喷水头 破碎棒 内壁 水管 建筑垃圾处理 转动连接 左端 轴承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 内部设置 传动带 防尘篷 粉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简易处理装置,涉及建筑垃圾处理领域。该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简易处理装置,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内部包括喷水头、过滤网、水管、底板和破碎棒,所述水管的表面与破碎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水管的左端与过滤网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的左侧与喷水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破碎棒的表面左端通过轴承与破碎箱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破碎棒的表面右端通过轴承与破碎箱的内壁转动连接。该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简易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破碎箱,从而达到了将建筑垃圾进行粉碎的目的,通过在一号传动带的表面随着防尘篷和在破碎箱的内部设置喷水头,从而解决了在对建筑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再次产生粉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简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城市的工业化,出现越来越多的工地,而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非常巨大,如何处理成为了问题,现有的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二次粉尘,而且需要按照建筑垃圾中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类,人工筛检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自动筛检且能够减少二次粉尘产生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简易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简易处理装置,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内部包括喷水头、过滤网、水管、底板和破碎棒,所述水管的表面与破碎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水管的左端与过滤网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的左侧与喷水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破碎棒的表面左端通过轴承与破碎箱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破碎棒的表面右端通过轴承与破碎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左端与破碎箱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的右侧包括支架和电机,所述支架的内壁与水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左端与破碎箱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右侧与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左侧通过来联轴器与破碎棒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的左侧包括防尘篷、挡板、一号传动带、一号传动机、支柱和撑杆,所述一号传动机的底部与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传动机的顶部右侧与破碎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传动机的左侧通过传动轮与一号传动带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一号传动带的表面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传动机的正面与防尘篷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篷的顶部右侧与破碎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撑杆的顶部与破碎箱底部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破碎箱的底部包括底柱、二号传动机和二号传动带,所述底柱的顶部与二号传动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传动机通过传动轮与二号传动带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与二号传动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传动机的右侧包括筛离箱、弹簧、振动器、底座、筛网、接料拖车、出料口、限位块和门板,所述筛网的两端与筛离箱的内壁卡接,所述筛离箱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筛离箱位于二号传动机的右侧底部设置,所述筛离箱的底部与振动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器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口位于筛离箱的右侧底部开设,所述限位块的左侧与筛离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门板的表面与限位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门板的左侧与筛离箱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门板的表面与出料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接料拖车位于出料口的底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以筛离箱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右侧呈楔形,所述底板的右端与破碎箱的内壁右侧保持有一定距离,所述底板的右端向下三十度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右端位于二号传动带的顶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挡板位于一号传动带的表面等距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传动机的右端向上六十度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简易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张启志,未经黄淮学院;张启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74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波破碎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塔垂布式破碎集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