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7581.1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2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璋;范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尤健雄 |
地址: | 5103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流 干度 本实用新型 流量计 在线检测装置 汇流管路 气路流量 压力容器 液路流量 液态工质 三通 进口压力传感器 气液分离器 出口管路 进口管路 气态出口 气态工质 液位稳定 硬件基础 在线检测 汇流 开度 盛放 液路 液位 加热 冷却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设有进口管路、压力容器、气液分离器、气态出口管路、液态出口管路、气路流量阀、液路流量阀、三通汇流管路、进口压力传感器和气路流量计、液路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为在线检测两相流干度提供了硬件基础;对被测两相流工质进行干度检测时,通过调节气路流量阀和液路流量阀的开度,确保压力容器所盛放液态工质的液位稳定保持在通入被测两相流工质之前的原始液位,即可通过公式准确计算出被测两相流工质在压力P下的干度;本实用新型无需加热冷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并且,被分离的气态工质和液态工质能够通过三通汇流管路汇流重新形成被测两相流工质,不会破坏被测两相流工质原来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工测试行业还没有系统的直接在线测试出两相流工质干度的成套设备,行业里面主流方法是通过加热或冷却的方式将两相流工质转换为单相的气态或液态工质,然后再通过测试单相工质的温度和压力,然后计算补偿输入的冷量或热量,反退回前面两相流工质的干度,这样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破坏了原来两相流工质的状态。
上述现有的方法主要有两点不足:一、测试过程会破坏原来两相流工质的状态,二、输入冷量或热量补偿均会造成能源浪费,三、设备复杂程度高,设备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两相流干度检测装置会破坏两相流工质、浪费能源、检测设备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设有进口管路、压力容器、气液分离器、气态出口管路、液态出口管路、气路流量阀、液路流量阀、三通汇流管路、进口压力传感器和气路流量计、液路流量计;
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压力容器内,所述进口管路的出口、所述气态出口管路的进口、所述液态出口管路的进口分别连通所述压力容器,使得:经由所述进口管路输入的被测两相流工质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为气态工质和液态工质,分离后的所述气态工质能够通过所述气态出口管路输出,分离后的所述液态工质融入所述压力容器所盛放的相同的液态工质中,所述压力容器所盛放的液态工质能够通过所述液态出口管路输出;
所述气态出口管路的出口通过所述气路流量阀连接所述三通汇流管路的第一进口,所述液态出口管路的出口通过所述液路流量阀连接所述三通汇流管路的第二进口;
所述进口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进口管路,所述气路流量计安装在所述气态出口管路,所述液路流量计安装在所述液态出口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口管路、压力容器、气态出口管路、液态出口管路、三通汇流管路均被包裹在保温棉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压力容器中,用于测量所述压力容器所盛放液态工质的液位。
并且,优选的:所述的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气路流量阀和液路流量阀均为电子流量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气路流量阀的控制端、所述液路流量阀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两相流干度在线检测装置还设有进口温度传感器、气路压力传感器、气路温度传感器、液路压力传感器、液路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者或多者,其中,所述进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进口管路,所述气路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气态出口管路,所述气路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气态出口管路,所述液路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液态出口管路,所述液路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液态出口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7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集料的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密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