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7831.1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7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烨;卜海鸿;张天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钉 旋转柄 锂离子电池 密封 本实用新型 注液孔 出货 实心圆柱体 生产效率 自动插拔 电芯 混淆 污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包括橡胶钉本体和连接在所述橡胶钉本体末端的旋转柄,且所述橡胶钉本体的末端位于所述旋转柄的中间部位;所述旋转柄为实心圆柱体,所述旋转柄的直径大于注液孔的直径、小于注液孔罩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通过增加一个旋转柄,便于人工或自动插拔,提供了生产效率;同时,与锂离子电池出货时的橡胶钉外形不一样,避免了过程橡胶钉与出货时的橡胶钉混淆而污染电芯,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与密封出货时用橡胶钉结构一样,为了避免空间干涉,橡胶钉设计的较小,因而不便于人工或自动插拔,过程中一次注液、二次注液及排气过程均需要重复换钉,过程中漏换钉或者旧料容易与出货料混淆,多次使用后会污染电芯,影响最终电芯密封效果,严重时如果忘记换钉可能会导致后工序产生安全风险,因此不适用于注液、补注液等过程中临时插拔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插拔方便又避免混料的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包括橡胶钉本体和连接在所述橡胶钉本体末端的旋转柄,且所述橡胶钉本体的末端位于所述旋转柄的中间部位;所述旋转柄为实心圆柱体,所述旋转柄的直径大于注液孔的直径、小于注液孔罩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通过增加一个旋转柄,便于人工或自动插拔,提供了生产效率;同时,与锂离子电池出货时的橡胶钉外形不一样,避免了过程橡胶钉与出货时的橡胶钉混淆而污染电芯,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橡胶钉本体1、旋转柄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包括橡胶钉本体1和连接在橡胶钉本体1末端的旋转柄2,且橡胶钉本体1的末端位于旋转柄2的中间部位。本实施例中,旋转柄2为实心圆柱体,且旋转柄2的直径大于注液孔的直径、小于注液孔罩的直径,旋转柄2的具体尺寸不干涉产品过程即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密封用过程橡胶钉通过增加一个旋转柄2,便于人工或自动插拔,提供了生产效率;同时,与锂离子电池出货时的橡胶钉外形不一样,避免了过程橡胶钉与出货时的橡胶钉混淆而污染电芯,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7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盖板
- 下一篇:一种主动散热的锂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