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手术室间隔缺损暴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8328.8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平;高凌云;林德清;陈明祥;唐文帅;胡文平;张为民;李志平;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间隔缺损 牵拉暴露 注射筒 活动连接有 暴露装置 密封活塞 心脏损伤 气囊 手术室 缺损 微创 体内 技术方案要点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管体外壁 管体圆周 气囊连通 生理盐水 输液管道 操作杆 方向环 管体 胸壁 存储 驱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创手术室间隔缺损暴露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在牵拉暴露室间隔缺损部位的过程中易造成心脏损伤,以及经胸壁孔、洞式微创切口室间隔缺损部位牵拉暴露操作困难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手持箱体、与手持箱体固定连接的管体和与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沿管体圆周方向环设;所述手持箱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生理盐水的注射筒,管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注射筒和第一气囊连通设置的输液管道;所述注射筒内活动连接有密封活塞,手持箱体活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密封活塞移动的操作杆,具有减少心脏损伤,使室间隔缺损部位牵拉暴露操作简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微创手术室间隔缺损暴露装置。
背景技术
室间隔缺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内畸形。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其他心脏畸形。主要是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左右心室间产生异常分流。
目前,在微创手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中,一般采用神经钩将室间隔缺损部位牵拉暴露;但是,由于神经钩存在尖锐部位,在牵拉暴露室间隔缺损部位的过程中易造成心脏损伤;此外,由于各种微创手术切口小,距离手术野路径狭长,神经钩的伸入与取出会受到手术部位距离的限制,导致室间隔缺损部位牵拉暴露操作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创心脏手术的推广应用。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微创手术室间隔缺损暴露装置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微创手术室间隔缺损暴露装置,具有减少心脏损伤,使室间隔缺损部位牵拉暴露操作简单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微创手术室间隔缺损暴露装置,包括手持箱体、与手持箱体固定连接的管体和与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沿管体圆周方向环设;所述手持箱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生理盐水的注射筒,管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注射筒和第一气囊连通设置的输液管道;所述注射筒内活动连接有密封活塞,手持箱体活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密封活塞移动的操作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气囊,在牵引暴露室间隔缺损部位的过程中,避免管体与室间隔缺损部位相互脱离;利用注射筒和操作杆,便于向第一气囊注射生理盐水;减少心脏损伤,使室间隔缺损部位牵拉暴露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内设有空腔,空腔沿管体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空腔内设有第二气囊;所述手持箱体内设有用于存储压缩空气的空气箱,空气箱设有突伸出手持箱体的充气管;手持箱体内设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与空气箱、第二气囊和手持箱体外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空气箱和三通阀,使得第二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操作简单,便于增强管体整体硬度,提高了管体操作的灵活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远离手持箱体的端部设有多个弹性件和多个固定件,弹性件和固定件交错设置;所述弹性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弹性壁和第二弹性壁,第一弹性壁和第二弹性壁之间设有多个波纹管;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环和贯穿固定环两端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相邻弹性件中的波纹管连通设置,通气管道与波纹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管体内设有多个与波纹管一一对应设置的输气管道,手持箱体内设有用于向多个输气管道单独供气的供气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和固定件,便于自如调节管体端部的伸入方向,使得管体伸入室间隔缺损部位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多个沿操作杆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供气囊,供气囊固定连接有可与操作杆外壁抵触的挤压板;所述操作杆与密封活塞上表面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操作杆和挤压板,便于灵活的向不同波纹管充气,进一步提高了调节管体端部伸入方向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板为可与操作杆外壁贴合的弧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8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部全方位牵开器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腹壁牵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