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可控的底注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8830.9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侯桂臣;谢君;仉凤江;荀淑玲;谭明晖;王振江;周亦胄;孙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9/00 | 分类号: | B22D9/00;B22D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可控 底注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量可控的底注式装置,属于铸造技术中底部浇注技术领域。该底注式装置包括设置在浇包或坩埚上的可移动滑块,所述可移动滑块设于浇包或坩埚底面上的浇口内,通过可移动滑块沿所述浇口的轴线方向的上下移动实现钢水浇注同时进行钢水的流量控制。所述可移动滑块通过连接装置与外部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的动作带动连接装置,进而控制可移动滑动的上下移动。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既可避免常规上部拔塞的底注方式中塞杆长时间浸泡在钢液中对钢液造成污染,又可避免常规下部拔塞的底注方式中塞杆拔出时钢液落在塞杆上造成的钢液飞溅现象,同时根据滑块的上升幅度还可以调节浇注速度,同时实现稳定的底部浇注、减少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中底部浇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可控的底注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过程中,钢液表面经常会有各种高熔点氧化物浮渣,而进行浇注时浮渣往往会跟随钢液一起进入铸锭中形成夹杂,从而降低铸锭的纯净度及使用性能,采用底部浇注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但目前采用的底部浇注方式均存在一定弊端,常使用的有上部拔塞和下部拔塞两种底注方式;上部拔塞的底注方式在化料及浇注过程中,塞杆要一直浸泡在钢液中,不仅对装料有影响,而且长时间的浸泡也会使塞杆表面与熔体发生反应,促使塞杆材料熔入钢液中,对钢液造成污染;下部拔塞的底注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上部拔塞方式的不利影响,但下部拔塞的底注方式存在不稳定性,即塞杆拔出瞬间会有部分钢液落在塞杆上端造成钢液飞溅,要减少这种飞溅现象需要较为精密复杂的装置来实现,不仅会占用较多空间,而且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尚无成熟的手段来完全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以实现无二次污染、流量可控的底注装置来完善和发挥底注功能,需要发展一种新的熔铸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底注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量可控的底注式装置,该底注式装置包括设置在浇包或坩埚上的可移动滑块,所述可移动滑块设于浇包或坩埚底面上的浇口内,通过可移动滑块沿所述浇口的轴线方向的上下移动实现钢水浇注同时进行钢水的流量控制。
该底注式装置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可移动滑块通过连接装置与外部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的动作带动连接装置,进而控制可移动滑动的上下移动。
所述可移动滑块为梯形台体结构,该梯形台体结构的上、下表面均为矩形,上表面的面积大于下表面;该梯形台体结构的一组相对侧面为等面积的梯形,另一组相对侧面为等面积的矩形。
所述浇包或坩埚底面上的浇口的形状与所述可移动滑块相适当,当所述可移动滑块的上表面与浇口的上端位于同一平面内时,所述浇口的内侧面与所述可移动滑块的四个侧面紧密接触;当所述可移动滑块的上表面与浇口的上端位于同一平面内时,可移动滑块的该位置称为初始位置。
钢水浇注时,所述可移动滑块由初始位置向上移动,可移动滑块的两个矩形侧面与所述浇口内侧面之间出现空隙且空隙逐渐增大,钢水由空隙中流下,通过控制空隙的大小控制钢水流量。
所述可移动滑块的下表面上开设槽口,槽口内设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为与所述可移动滑动的两个矩形侧表面圆滑过渡连接的倒锥形结构;钢水流入浇口后,由引流装置进行引流。
本实用新型装置与现有底注浇注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既可避免常规上部拔塞的底注方式中塞杆长时间浸泡在钢液中对钢液造成污染,又可避免常规下部拔塞的底注方式中塞杆拔出时钢液落在塞杆上造成的钢液飞溅现象,同时根据滑块的上升幅度还可以调节浇注速度,在实现稳定的底部浇注、减少污染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变速浇注等不同的浇注工艺要求。本装置可以在不改变原设备的基础上改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注式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8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刺型半圆式钓鱼勾
- 下一篇:一种内陆式工厂化海水淡化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