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高性能光伏充电桩一体式电站的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9267.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1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贵;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广朱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32300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棚梁 排风扇 充电桩 光伏板 顶棚 侧板 支撑柱 横梁 立柱 散热系统 散热片 柱脚 本实用新型 垂直固定 对称设置 机械排风 气流形成 散热效率 充电站 上表面 通风孔 下端面 智能化 散热 底面 光伏 内嵌 斜向 通畅 美观 电站 | ||
1.一种智能化高性能光伏充电桩一体式电站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散热片、顶棚梁、支撑柱、顶棚侧板、横梁、立柱、柱脚、充电桩、侧排风扇和上排风扇,所述顶棚梁呈“日”字形结构,所述上排风扇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上排风扇分别设置于顶棚梁中心两侧,每个所述上排风扇分别与顶棚梁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于顶棚梁两侧,每个所述支撑柱下端面和顶棚梁上表面一侧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横梁设置于支撑柱上端面,所述横梁与每个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设置;所述光伏板斜向对称设置于横梁两侧,每个所述光伏板下表面顶端与横梁固定设置,每个所述光伏板下表面底端与顶棚梁固定设置;所述散热片设置于光伏板底面,所述散热片包括散热底板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底板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散热翅片呈前窄后宽,为长条形结构,每片所述散热翅片均匀间隔设置于散热底板底面,每片散热翅片一端与所述散热底板垂直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散热底板顶面贴合于光伏板底面固定设置;所述顶棚侧板数量为四块,每块所述顶棚侧板呈三角形结构,所述顶棚侧板分别设置于顶棚梁上表面两侧,每块所述顶棚侧板与顶棚梁、支撑柱垂直固定设置,所述侧排风扇内嵌设置于顶棚侧板,所述侧排风扇与顶棚侧板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顶棚侧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立柱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立柱分别设置于顶棚梁两侧,每个所述立柱上端面与顶棚梁下表面一侧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柱脚数量为两个,每个柱脚与每个所述立柱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设置于顶棚梁下方;所述充电桩和光伏板通过电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性能光伏充电桩一体式电站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伏板的设置角度α=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性能光伏充电桩一体式电站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散热片的散热底板大小与光伏板底面大小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性能光伏充电桩一体式电站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散热片的散热翅片方向与横梁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性能光伏充电桩一体式电站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顶棚侧板设置侧排风扇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排风扇呈一个大侧排风扇和一个小侧排风扇,所述大侧排风扇和小侧排风扇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性能光伏充电桩一体式电站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桩设置于每个所述上排风扇下方,所述充电桩中心位置与上排风扇中心位置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性能光伏充电桩一体式电站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广朱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广朱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92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充电线引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连接器液冷结构及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