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端头加固失效的应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1087.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0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王立新;韩建;邵莹;王俊;李储军;张利斌;戴志仁;王天明;雷永生;李慧;王伟;杨罡;高志宏;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15;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斜向支撑 应急装置 盾构端头加固 本实用新型 支撑骨架 顶梁 端头 排架 盾构始发 横向直立 结构底板 立柱侧壁 立柱底端 连接固定 密闭空间 上端固定 失效特征 相邻立柱 应急处理 直立设置 大变形 和面板 连接件 有效地 横梁 侧墙 密贴 下端 涌水 简易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端头加固失效的应急装置,所述应急装置包括支撑骨架体系和面板体系;支撑骨架体系包括横向直立的三角形排架,排架包括立柱和多道斜向支撑;斜向支撑上端固定于立柱侧壁,斜向支撑下端和立柱底端固定于既有结构底板;相邻立柱顶部之间设置有顶梁,顶梁侧面与既有结构侧墙密贴;面板体系纵向直立设置于立柱相对于斜向支撑的另一侧,包括面板立柱、面板横梁、面板;面板立柱与立柱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用于已出现或将出现大变形、涌水等端头加固失效特征的盾构始发、接收应急处理,快速形成简易的密闭空间,能有效地防止了因端头加固实效而引起的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端头加固失效的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修建技术、建设水平及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工法应用到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中,而盾构机作为隧道机械开挖的典型代表,已逐步广泛的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水工领域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隧道建设。特别是在穿江越河隧道、城市隧道的建设中,盾构机以其快速、安全、优质、环保、文明施工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各类施工方法的首选。
考虑盾构始发、接收阶段受地质条件、施工水平、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端头加固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存在大变形、涌水等等端头加固失效的风险,务必对其进行应急处理,以防止因加固实效而引起的事故,降低施工风险,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和周边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盾构端头加固失效的应急装置,能确保端头加固失效后的盾构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盾构端头加固失效的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急装置位于下部的既有结构底板和上部的既有结构侧墙之间,包括支撑骨架体系和面板体系;
支撑骨架体系包括平行排布的多排横向直立的三角形排架,每个排架包括立柱和其一侧自下而上布置的多道斜向支撑;斜向支撑上端固定于立柱侧壁,斜向支撑下端和立柱底端固定于既有结构底板;相邻立柱顶部之间设置有纵向水平的顶梁,顶梁侧面与既有结构侧墙密贴;
面板体系纵向直立设置于立柱相对于斜向支撑的另一侧,包括与立柱位置对应的面板立柱、相邻面板立柱之间设置的面板横梁、以及面板立柱和面板横梁外侧焊接固定的纵向直立的面板;面板立柱与立柱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固定。
每个排架中横向相邻的斜向支撑之间固定设置有与斜向支撑垂直的加强斜撑。
纵向相邻的排架之间设置有纵向水平的横向连接部件,横向连接部件端部固定于斜向支撑和加强斜撑的连接点处。
斜向支撑下端和立柱底端均焊接固定有水平的连接垫板,连接垫板置于既有结构底板表面并通过锚固件固定。
立柱与既有结构侧墙有重叠,顶梁侧面与既有结构侧墙密贴,接缝处设置嵌缝防水材料填充。
立柱、横向连接部件、顶梁、面板立柱、面板横梁均为型钢或组合型钢。
斜向支撑和加强斜撑均为无缝钢管、型钢或组合型钢。
连接垫板和连接件为钢板或角钢。
排架纵向间距为1.0~3.0m,整体高度3.0~9.0m;
斜向支撑与立柱成45°夹角,其竖向间距为1.0~3.0m,且最外侧支点距离顶梁顶距离为0.5~1.0m;
加强斜撑间距为2.0~3.0m;
面板横梁竖向间距为1.0~2.0m;
面板的宽度为1.0~3.0m,高度为3.0~9.0m,厚度2.0~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1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