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护零件表面涂层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1307.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2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井平;曹连群;黄涛;何明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9/04 | 分类号: | B65D59/04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11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套 零件表面 本实用新型 防护面 表面涂层 防护零件 防护装置 三元乙丙橡胶 零部件表面 防护作用 形状轮廓 制造成本 质地柔软 磕碰 套合 转运 损伤 防护 转换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护零件表面涂层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防护套至少有一侧表面作为防护面,防护面具有与涂层所在零件表面相同形状轮廓并能够完全覆盖涂层所在零件表面,防护套的材质是三元乙丙橡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具有弹性且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防护套,使用时将防护套上的防护面与零件上涂层所在表面相互套合即可,从而对零件表面的涂层起到防护作用,当零件在转运过程中,来自外界的磕碰压力被防护套所吸收转换为防护套的内能,从而避免零件表面及其涂层受到损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对各类零部件表面的涂层进行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防护零件表面涂层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类企业中,当使零部件加工成形之后,为了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或提升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常需要对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涂层处理,特别是在航空领域中,由于所采用的各类零部件的重要性很高,对于零部件的表面涂层处理要求也极高,涂层是为得到某种特定的性能而附加在基体上的,与零件基体具有不同的材质,当在转运输这类具有涂层的零部件时,则容易使零部件在转运过程中受到磕碰而在其表面留下难以修复的缺陷,有时不得不对该零部件进行重新喷涂处理,在重新喷涂处理时,必须先将该零件上存在的原涂层去除,再按照涂层处理公斤重新进行喷涂,不仅需要很长的生产周期,还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对于加工成形的零部件,必须对其相应具有涂层的部位加以保护。现有技术中,用于保护零部件涂层的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防护套A(4)和防护套B(5),使用时,通常将防护套A(4)和防护套B(5)分别从零件的两端穿入涂层所在的表面,并通过螺纹副使防护套A(4)和防护套B(5)连接在一起,而防护套A(4)和防护套B(5)一般采用ABS材料制成,这种防护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由于ABS材料不具有弹性,且硬度较高,很容易与零件表面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对零件表面涂层造成损伤,并且,当要拆除防护套A(4)和防护套B(5)时,必须旋松螺纹副,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护零件表面涂层的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护零件表面涂层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至少有一侧表面作为防护面,所述防护面具有与涂层所在零件表面相同形状轮廓并能够完全覆盖涂层所在零件表面,所述防护套的材质是三元乙丙橡胶。
所述防护面与涂层所在零件表面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0.5mm。
所述防护套为圆环柱状,所述防护面为其外圆周面或内圆周面。
所述防护面长度是涂层所在零件表面长度的1.1倍至1.4倍。
所述防护套端部还设置有朝向所述防护面翻转的支承钩,支承钩内壁与所述防护套外圆周面围绕形成支承槽,支承槽与零件端部外形轮廓和尺寸一致。
所述防护面所处位置的壁厚是涂层厚度的5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具有弹性且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防护套,使用时将防护套上的防护面与零件上涂层所在表面相互套合即可,从而对零件表面的涂层起到防护作用,当零件在转运过程中,来自外界的磕碰压力被防护套所吸收转换为防护套的内能,从而避免零件表面及其涂层受到损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对各类零部件表面的涂层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防护套A和防护套B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套,2-涂层,3-零件,4-防护套A,5-防护套B,101-防护面,102-支承钩,103-支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1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