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精制盐水工艺的有机管式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1586.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1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尹燕亓;石风强;吴江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峰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B01D63/06;B01D71/06;C01D3/06;C01D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管式膜 本实用新型 抗污染能力 膜堆 盐水 精制 化学清洗周期 系统集成度 错流过滤 工艺过程 过滤系统 循环系统 组件串联 集成度 精盐水 膜表面 悬浮物 循环泵 循环管 粗盐 两组 膜管 衰减 通量 沉淀 过滤 积聚 污染物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精制盐水工艺的有机管式膜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有机管式膜堆,所述有机管式膜堆的膜堆进口和膜堆出口之间通过循环管与循环泵连接形成循环系统;所述有机管式膜堆由至少两组有机管式膜组件串联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技术先进,工艺过程简单,精盐水质量高,有机管式膜系统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抗污染能力强。本有机管式膜系统能过滤掉粗盐中悬浮物、胶体、沉淀等杂质,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另外,采用特殊孔径和通道的膜管组成的过滤系统,再加上错流过滤方式使得污染物无法在膜表面积聚,使得有机管式膜具备更强的抗污染能力,通量衰减速度慢,化学清洗周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盐水精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精制盐水工艺的有机管式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氯碱行业主要采用离子膜法制碱,以饱和盐水为原料,电解产生氢氧化钠等产品,若盐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杂质,钙、镁离子会在电解过程中与阳极上的OH-反应生成不溶物沉积在离子膜上,严重影响离子膜寿命,因此,盐水精制在离子膜法制碱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
国内以“桶式反应器+道尔澄清桶+砂滤器”工艺路线为主的传统一次盐水精制工艺已基本淘汰,目前,国内氯碱企业主要采用以有以下两种膜过滤工艺:戈尔膜、HVM膜为代表的有机微滤膜工艺与陶瓷膜错流过滤技术。
较早用于氯碱工业盐水精制的膜工艺是以戈尔膜、HVM膜为代表的有机微滤膜工艺两种。其工艺路线为粗盐水先至前反应槽,计量加入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后,进入中间槽,然后泵入加压溶气罐,经减压后进入气浮槽,清液从气浮槽溢流而出,计量加入碳酸钠后进入后反应槽,充分反应后送入膜过滤器过滤制得一次盐水。上述工艺采用一端过滤,膜表面易积聚滤饼,通量下降快,过程膜污染严重;工艺采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分步分离的方法,预处理步骤复杂,导致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另外,膜过滤器需要安装在三层厂房,对土建要求高,土建投资大;采用的滤膜均存在滤膜复合强度低、易被盐水腐蚀破损等问题。
陶瓷膜错流过滤技术工艺如下:向盐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等精制剂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硫酸钡固体物质,再加入凝助剂与氧化剂进行预处理,通过吸附与共沉淀作用除去氢氧化镁胶体及其部分固体颗粒,用陶瓷膜错流过滤器对盐水进行过滤,透过陶瓷膜的渗透液进入到离子交换树脂,经处理后获得精制盐水,未透过膜的富含杂质的盐水返回预处理。该工艺采用错流过滤技术,有效降低了膜污染,但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陶瓷膜较脆,易断裂,出现问题需停机修复处理,并且现场往往需要备一套陶瓷膜组件件;(2)陶瓷膜通道较窄,容易发生膜通道堵塞;(3)陶瓷膜清洗周期短,1周就需清洗一次,清洗药剂浓度高,需要15%盐酸浸泡;(4)陶瓷膜运行能耗大,投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精制盐水工艺的有机管式膜系统,能去除盐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沉淀等杂质,制得合格的精盐水。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精制盐水工艺的有机管式膜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有机管式膜堆,所述有机管式膜堆的膜堆进口和膜堆出口之间通过循环管与循环泵连接形成循环系统;所述有机管式膜堆由至少两组有机管式膜组件串联形成一个整体。
有机管式膜系统最优的是由2-10个有机管式膜堆并联构成。
进一步方案,相邻有机管式膜组件呈纵向水平布置,其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方案,所述有机管式膜系统还包括清洗系统,所述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泵、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泵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反冲液管、膜堆循环管与有机管式膜堆连接;所述反冲液管和膜堆循环管上均设有清洗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峰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峰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1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