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式高压电缆终端的屏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3361.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2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华;马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士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6 | 分类号: | H02G15/06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马振华 |
地址: | 212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高压电缆终端 半导体套管 屏蔽结构 接地线 外护套 预制式 内护套 屏蔽网 热缩管 套管 分指 钢带 套接 本实用新型 使用安全性 电缆终端 使用寿命 水分通过 接地 绝缘管 前表面 短路 防潮 地线 冷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式高压电缆终端的屏蔽结构,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部设有钢带套管,钢带套管的内部设有内护套,内护套的内部设有三个外半导体套管,三个外半导体套管的外侧均设有屏蔽网,外护套的外侧套接分指套,分指套的前表面设有热缩管,且屏蔽网设置在热缩管的内部,外半导体套管的外侧套接有冷缩绝缘管,本预制式高压电缆终端的屏蔽结构,地线防潮管可以防止水分通过第二接地线进入电缆内部,通过第二接地线可以对电缆终端做接地处理,当电缆短路时,电缆产生电流,通过第二接地线可以将产生电流引至地面,提高使用安全性,防止电缆本身的损坏,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缆终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式高压电缆终端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kv-1000k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电缆是供电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桥梁,起传输电能的作用。应用广泛,因此故障也经常发生,因为施工质量导致高压电缆系统故障的事例很多,在接头施工过程中由于绝缘暴露在空气中,绝缘中也会吸入水分,通电之后可能造成电缆自身的损坏,或者造成重大的事故,并且高压电缆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消除其他电缆干扰,并且高压电缆在使用的时候,短路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电流,需要对电缆终端做屏蔽处理,若不做屏蔽处理而继续使用,可能使电缆无法正常使用,并且降低使用安全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式高压电缆终端的屏蔽结构,能够消除其余电缆的干扰,提高电缆使用的稳定性,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对电缆终端做屏蔽处理,可以防止短路对电缆造成损坏,能够防止水分通过接地线进入电缆的内部,提高使用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式高压电缆终端的屏蔽结构,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部设有钢带套管,钢带套管的内部设有内护套,内护套的内部设有三个外半导体套管,三个外半导体套管的外侧均设有屏蔽网,外护套的外侧套接分指套,分指套的前表面设有热缩管,且屏蔽网设置在热缩管的内部,外半导体套管的外侧套接有冷缩绝缘管,且热缩管的前端设置在冷缩绝缘管的内部,外护套的上侧设有两个前后对应设置的第二接地线,位于后侧的第二接地线的下端与钢带套管焊接,屏蔽网的外侧均焊接有分线,分线远离屏蔽网的一端与位于前侧的第二接地线的下端焊接,外半导体套管的内部均设有绝缘套管,绝缘套管的内部设有内半导体套管,内半导体套管的内部均设有线芯导体,线芯导体的前端均设有第一铜套管,第一铜套管与线芯导体压合连接,第一铜套管的前表面均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侧表面均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铜套管的外侧设有冷缩终端,且冷缩终端的后端设置在冷缩绝缘管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护套的内部设有填充棉线,填充棉线与屏蔽网的外侧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地线的上端均设有第二铜套管,第二铜套管与第二接地线压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地线的外侧面中部套接有地线防潮管,第二铜套管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前表面设有第二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缩终端的下侧设有下屏蔽盒体,下屏蔽盒体的上侧设有上屏蔽盒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屏蔽盒体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条,上屏蔽盒体的上表面设有与限位条相对应的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屏蔽盒体和上屏蔽盒体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设有放置槽,位于后侧的放置槽的内部设有绝缘卡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卡套的后表面设有三个孔洞,且冷缩终端设置在孔洞的内部,冷缩终端与绝缘卡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士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士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3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