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血压计袖带隔离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3842.0 | 申请日: | 201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苗苏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带 保护垫 血压计袖带 防护垫 隔离套 硅胶带 魔术贴 透气网 硅胶 胳膊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一端设置 收纳袋 舒适度 血压计 划伤 贴合 海绵 背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血压计袖带隔离套,涉及血压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包括隔离带和收纳袋,所述隔离带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网,所述隔离带靠近透气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内部设置有海绵,所述隔离带靠近防护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隔离带靠近保护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保护垫,所述隔离带靠近保护垫的一端设置有硅胶带。该一次性使用的血压计袖带隔离套,通过保护垫、硅胶保护垫和硅胶带的配合使用,使得隔离带更加贴合患者胳膊,极大地增强了装置的舒适度,且魔术贴设置在隔离带的背面,使得魔术贴不会触碰到患者胳膊,避免出现划伤的问题,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压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血压计袖带隔离套。
背景技术
血压计主要有听诊法血压计和示波法血压计,听诊法又分为人工听诊法和自动听诊法,水银血压计(压力计)、弹簧表式血压计(压力表)就是早期的人工听诊法血压计,现在的人工听诊法有数显血压计、光柱、血压计、光显血压计、液晶血压计等;听诊法自动化的技术难度大,柯氏听诊法自动化将会是血压计发展的主要方向,自动听诊法血压计会让血压测量更方便更精准,示波法又叫振荡法,简单说就是获取在放气过程中产生的振荡波,通过一定的算法换算得出血压值,绝大多数的电子血压计均是采用示波原理来设计的,电子血压计有上臂式、手腕式、指式之分,医院里患者间接触的血压计袖带为共用品,病菌很可能通过皮肤接触,从而使患者间相互交叉的传染几率增加,存在传染病传播的隐患。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123811中公开的一种血压计袖带隔离套,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压计袖带隔离套,其特征在于该袖带隔离套对应血压计袖带形状呈封闭矩形袋状体,对应袖带前后设有的定位粘贴处分别设有窗口,且对应血压计气压管出口处设有开口,所述隔离套采用无纺布、塑料薄膜软质材料制成,该血压计袖带隔离套为一次性使用,患者在测量完一次血压后直接废弃,从而避免了病菌的交叉感染;且由于其制作材料为无纺布或塑料薄膜等软质材料,使得该隔离套具有柔软感,从而提高患者测量血压时的舒适度;通过设有的窗口显露出定位粘贴;便于将血压计袖带粘贴定位,使得医护人员进行测量血压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便捷,清洁卫生,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但是,该血压计袖带隔离套,存在着结构单一,且使用效果不佳,缺乏安全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血压计袖带隔离套,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血压计袖带隔离套,包括隔离带和收纳袋,所述隔离带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网,所述隔离带靠近透气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内部设置有海绵,所述隔离带靠近防护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隔离带靠近保护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保护垫,所述隔离带靠近保护垫的一端设置有硅胶带,所述隔离带外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塑料纽扣,所述塑料纽扣的表面卡接有魔术贴,所述隔离带远离塑料纽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魔术贴,所述隔离带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夹层,所述隔离带靠近第一夹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层,所述隔离带靠近第二夹层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夹层,所述收纳袋的外表面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部设置有松紧绳,所述松紧绳外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扣。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层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且所述海绵垫的材质为泡塑料聚合物。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层的内部设置有无菌试纸。
可选的,所述第三夹层的内部设置有透气网,且所述透气网的材质为纤维棉。
可选的,所述收纳袋的外表面设置有标签。
可选的,所述隔离带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绷带。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未经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3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