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4231.8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吕杰;赵艳丽;司育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68 | 分类号: | C21D9/68;C21D1/26;C22F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轮 绝缘板 退火机 出线导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 出线导轮 法兰盘 线材 出线方式 连接螺栓 绕线方式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一端设置 轴承机构 卡装 磨损 轴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包括安装在退火机机架上的绝缘板和安装在绝缘板上的出线导轮机构,所述出线导轮机构由主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轴承机构组成,所述主轴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所述绝缘板上,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同轴套设在所述主轴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导轮布设在所述第二导轮的内侧,所述第二导轮卡装在所述第一导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避免了单一的出线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不同绕线方式的线材通过两种导轮绕出,既可以较少线材的磨损,又可以提高导轮的使用寿命,保障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在现有电线电缆用线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拉丝工序将直径较粗的线材拉制成所需直径的较细线材,由于拉制后的材料会产生硬化,无法满足下道工序的加工要求及其后的电线电缆使用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对线材进行退火处理来恢复其性能。利用退火机对需要进行退火的金属加热,达到退火功能。
在实际生产中,利用高频退火机或者中频退火机对铜线或铜合金线材进行退火处理时,根据生产要求,所需铜线或铜合金线材会出现需要退火和不需要退火两种形式,单纯利用现有的一组导轮进行出线,大大降低了使用效率;而且由于这两种线材在上级导轮及相关件的绕线方式不同,当两种不同的绕线方式绕过出线导轮时,由于现有的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利用一组导轮进行出线,所以两种绕线方式的线材经过设定好的导轮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利用设定好的导轮出线,造成不同绕线方式的线材出线方式固定化;由于不同绕线方式的线材绕过出线导轮时线材相对于导轮安装平面的角度会有所不同,会造成导轮以及线材的磨损;这样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提出一种退火机的出线导轮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避免了单一的出线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不同绕线方式的线材通过两种导轮绕出,既可以较少线材的磨损,又可以提高导轮的使用寿命,保障了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退火机机架上的绝缘板和安装在绝缘板上的出线导轮机构,所述出线导轮机构由主轴、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轴承机构组成,所述主轴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所述绝缘板上,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同轴套设在所述主轴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导轮布设在所述第二导轮的内侧,所述第二导轮卡装在所述第一导轮上;
所述轴承机构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组成,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同轴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设置有轴套,所述第一轴承支撑在所述第一导轮与主轴之间,所述第二轴承支撑在所述第二导轮与主轴之间。
上述的一种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导轮卡装的卡装槽;所述第二导轮卡装在所述卡装槽内一侧的高度h低于所述第二导轮远离所述卡装槽一侧的高度H。
上述的一种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弹性挡圈。
上述的一种退火机出线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环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弹性挡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避免了单一的出线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不同绕线方式的线材通过两种导轮绕出,既可以较少线材的磨损,又可以提高导轮的使用寿命,保障了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机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北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4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