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硅热交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4232.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德力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10;F28F9/013;F28F2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管 外管体 管箍 宽部 通孔 热交换管 轴向安装 密封管 碳化硅 热交换 外表面等距离 本实用新型 冷出水管 冷进水管 螺栓安装 热出水管 热进水管 上等距离 增加壁厚 上端 底端 管头 外管 整列 轴向 密封 破损 穿过 体内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碳化硅热交换管,包括外管体,所述外管体的上端安装有热出水管,所述外管体的底端安装有热进水管,所述外管体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管头,其中一个密封管头上轴向安装有冷进水管,其中另一个密封管头上轴向安装有冷出水管,所述外管体内轴向设有多个交换管,且交换管呈圆形整列分布,所述交换管的外表面等距离套设有多个管箍;所述交换管上等距离设有宽部,所述管箍上开设有用于交换管穿过的通孔,且宽部位于通孔内。采用交换管上设置宽部的设计,由于宽部位于管箍的通孔内,因此交换管相对窄的部分可以快速传递热量并与外界快速热交换,而宽部可以增加壁厚,从而有效的防止长时间与管箍接触破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碳化硅热交换管。
背景技术
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等温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碳化硅热换器,碳化硅换热器是一种利用碳化硅陶瓷材料作为传热介质的新型换热器,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高热导、高硬度、耐磨等优良特性。但交换管与管箍的接触部分长时间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造成交换管与管箍的接触部分凹陷甚至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碳化硅热交换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碳化硅热交换管,包括外管体,所述外管体的上端安装有热出水管,所述外管体的底端安装有热进水管,所述外管体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管头,其中一个密封管头上轴向安装有冷进水管,其中另一个密封管头上轴向安装有冷出水管,所述外管体内轴向设有多个交换管,且交换管呈圆形整列分布,所述交换管的外表面等距离套设有多个管箍;
所述交换管上等距离设有宽部,所述管箍上开设有用于交换管穿过的通孔,且宽部位于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底端一体成型的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交换管的宽部上开设有与凸起配合使用的凹陷。
优选地,所述凸起采用半圆形圆杆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径略大于交换管宽部的外径,所述宽部上开设有切面,所述通孔内放置有用于填补切面的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外管体的底端焊接有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管箍采用圆形结构,且管箍的外径与外管体的内径相等,所述管箍上开设有用于水穿过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交换管采用碳化硅陶瓷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采用交换管上设置宽部的设计,由于宽部位于管箍的通孔内,因此交换管相对窄的部分可以快速传递热量并与外界快速热交换,而宽部可以增加壁厚,从而有效的防止长时间与管箍接触破损。
2、凹陷与凸起的设计,由于交换管长时间在热障冷缩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的形变,因此交换管上开设的凹陷可以有效的在不增加交换管线性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其表面积,从而可通过凹槽补偿交换管的形变,防止其与管箍的接触部分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德力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德力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4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锑盐生产用搪瓷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气气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