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翻拌的茶叶萎凋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4240.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传;王用生;刘华;钟支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5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小车 行走轮 底盘 翻拌 本实用新型 电机 茶叶 萎凋槽 行走架 滚筒 槽体 体内 茶叶加工设备 对称设置 内部中空 平行设置 行走轨道 叶片旋转 茶鲜叶 立柱 竖直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翻拌的茶叶萎凋槽。包括槽体和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的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行走架、滚筒、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行走架包括内部中空的底盘和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竖直且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两个行走轮,两个所述行走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底盘内且驱动所述行走轮旋转。本实用新型将行走小车的行走轮放置在槽体的行走轨道上,行走小车在行走的过程中,滚筒的翻拌叶片旋转对槽体内的茶叶进行翻拌,使茶鲜叶走水均匀,有利于其品质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翻拌的茶叶萎凋槽。
背景技术
萎凋是多数类茶的关键加工工序,萎凋过程既是茶鲜叶均匀走水的过程也是多数茶类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尤其是对白茶品质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萎凋槽是目前在白茶生产中普遍运用的设备,可以较大量的进行萎凋作业,白茶萎凋过程需要进行适当的翻动来促进其内含物质的转化和品质的形成,但现有萎凋槽均无翻拌的功能,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拌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的可翻拌的茶叶萎凋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翻拌的茶叶萎凋槽,包括槽体和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的行走小车;
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行走架、滚筒、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行走架包括内部中空的底盘和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竖直且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两个行走轮,两个所述行走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底盘内且驱动所述行走轮旋转;
所述槽体内部设有两条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行走轨道内;
所述滚筒位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滚筒的表面垂直连接有翻拌叶片,所述滚筒的中心设有水平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链轮,所述第二电机与转轴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滚筒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滚筒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拌叶片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翻拌叶片内部设有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翻拌叶片包括翻拌横杆和翻拌竖杆,所述翻拌横杆和翻拌竖杆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现有的萎凋槽体积较大,长度较长,翻拌时费时费力,本实用新型在槽体内部设置行走小车,行走小车可以在槽体内移动,且滚筒的翻拌叶片旋转可以对槽体内不同部位的茶叶进行翻拌,使茶鲜叶走水均匀,有利于其品质形成,并且解决了传统的人工翻拌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可翻拌的茶叶萎凋槽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槽体;11、行走轨道;2、行走小车;3、行走架;31、底盘;311、行走轮;32、立柱;4、滚筒;41、翻拌叶片;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行走小车的行走轮放置在槽体的行走轨道上,行走小车在行走的过程中,滚筒的翻拌叶片旋转对槽体内的茶叶进行翻拌,使茶鲜叶走水均匀,有利于其品质形成。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翻拌的茶叶萎凋槽,包括槽体1和设置在所述槽体1内的行走小车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4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