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担体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4350.3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6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喜;崔玮琳;王猛;赵曦波;刘祖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喜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111003 辽宁省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担体 马鞍形状 阳面 生物膜 凸脊 阴面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活性微生物 废水处理 两侧面 流化性 磨损量 正方体 生长 松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担体填料,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马鞍形状,所述本体两侧面分别为阴面和阳面,所述阴面上均匀分布有多条凸脊。该生物担体填料通过本体上的凸脊结构,对活性微生物层的生物膜生长厚度进行限制,避免生物膜无限制生长;同时采用马鞍形状的本体,流化性大大提升,阴面和阳面可互相层叠,层叠后相互抵靠防止松散,相较于传统正方体或圆柱体生物担体,稳定性好,减少生物担体磨损量,提高废水处理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担体填料。
背景技术
填料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其主要作为微生物栖息的场所、生物膜的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微生物可以在填料的表面聚集形成生物膜,随着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能够使污水得到净化,因此填料的性能对污水处理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填料的比表面积关系到微生物栖息场所的大小,进而影响到填料的净化水功能的好坏。
在污水的生化处理环节,反硝化菌群一般生长在填料内表面及好氧菌层下部,通过好氧过程提供碳源来维持反硝化脱氮效果。例如填料乃至大多数水处理载体都存在一个问题,即这些载体实际上允许填料内部生物活性微生物层的厚度无限增长,而这会导致生物膜中的厌氧生物和好氧生物比例过大而造成碳源不足,导致反硝化脱氮能力下降。而且目前大部分填料流化性差,填料之间相互摩擦导致损耗较大,污水处理效率低下,好氧菌群在此环境下得不到有利生长,致使硝化能力减弱,又导致反硝化过程的碳源供应不足,导致COD降解能力欠佳的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担体填料,具有结构可靠,减少填料之间相互碰撞,为好氧菌群的生长营造稳定的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担体填料,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马鞍形状,所述本体两侧面分别为阴面和阳面,所述阴面上均匀分布有多条凸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相邻凸脊之间设置有凹脊,所述凸脊与凹脊均匀间隔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阳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形凸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该生物担体填料包括多个相互层叠的本体,多个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相邻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的层数为1~6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阴面和阳面的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通孔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或正六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的厚度为D,D的几何尺寸为:10mm≤D≤5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的厚度为D的几何尺寸为:15mm≤D≤2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侧面具有侧壁,所述侧壁连接在阴面和阳面之间。
上述生物担体填料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本体上的凸脊结构,对活性微生物层的生物膜生长厚度进行限制,避免生物膜无限制生长;
(2)马鞍形状的本体,流化性大大提升,阴面和阳面可互相层叠,层叠后相互抵靠防止松散,相较于传统正方体或圆柱体生物担体,稳定性好,减少生物担体磨损量,提高废水处理之性能;
(3)本体层叠后具有间隙,不会紧密堆叠在一起,有利于液体及气体在生物担体填料内流动,有效改善阻塞或短流现象,增加污染物与担体中微生物接触机会,提高处理性能,减少压损,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喜,未经王德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4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的延时曝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好氧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