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紧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6926.X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4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慧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10 | 分类号: | H01H3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通道 本实用新型 户内环网柜 接地开关 紧固机构 紧固结构 插接槽 全绝缘 侧板 安装方便 圆形结构 弧线形 可移动 竖直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紧固结构,包括第一侧板和紧固机构;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第一导向通道自右上向左下呈弧线形设置,第二导向通道竖直的设置在第一导向通道的左上方;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相同,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的顶部均分别设有一个圆形结构的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径大于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紧固机构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导向通道或第二导向通道中;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网供电技术的日益成熟,环网柜以其小巧的体积、紧凑的结构、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国外环网柜技术发展很快,且性能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技术参数和寿命的逐步提高,体积减小,故障率低,近年来,国内企业不断的加大技改投入,采用了多种开发方式,相继推出了不同规格的国产化环网柜,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
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为环网柜的主要元件,在环网柜中应用广泛;负荷开关设于主回路中,用于分断额定电流及关合短路电流,接地开关用于主回路的可靠接地,两者的操作机构设置有联锁装置,用于防止负荷开关与接地开关的误操作;负荷开关与接地开关的误操作危害很大,容易造成供电线路的短路故障,破坏供电系统稳定性,并且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危害;因此环网柜机构负荷开关与接地开关联锁装置必须具有动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在固体绝缘环网柜中,接地开关操作轴及隔离开关操作轴是通过接地隔离开关联动机构来实现接地动触头及隔离动触头与对应静触头的闭合与分离。
现有的联动机构的中,联动机构的组件之间一般通过销轴或螺栓等紧固件加以连接,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紧固结构,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稳定性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紧固结构,包括第一侧板和紧固机构;
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第一导向通道自右上向左下呈弧线形设置,第二导向通道竖直的设置在第一导向通道的左上方;
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相同,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的顶部均分别设有一个圆形结构的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径大于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
紧固机构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导向通道或第二导向通道中;
紧固机构包括外压板、内压板、连接柱、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外压板和内压板的外径大于插接槽的内径,外压板上镜像的设有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宽度大于第一导向通道或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外压板和内压板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的两侧、且支撑板位于外压板和内压板之间,连接柱上设有一圈限位环,连接柱的外径小于第一导向通道或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连接柱同轴的穿过外压板和内压板、使内压板压设在限位环上、再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加以锁紧固定,使连接柱可沿第一导向通道或第二导向通道进行移动,连接柱上套设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压设在外压板上、将外压板向内压板推动;
第二锁紧螺母限位固定在连接柱上。
进一步的,支撑板为圆弧形结构板。
进一步的,限位环的外径小于内压板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方式为:
第一紧固机构与第二紧固机构的组装在插接槽中完成,组装使,外压板和内压板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的两侧、且支撑板位于外压板和内压板之间,连接柱同轴的穿过外压板和内压板、使内压板压设在限位环上、再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加以锁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慧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慧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69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