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生态滤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8019.9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7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喜;柳玉肖;赵海霞;赵建力;高红霞;郭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德龙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张玉婵;薛琳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北二***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系统 多功能生态 多孔性填料 墙体结构 生态浮床 生物菌剂 浮筒 本实用新型 河道修复 生态床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床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生态滤墙,包括滤墙系统,滤墙系统包括墙体结构、多孔性填料和生物菌剂,多孔性填料和生物菌剂混合填充在墙体结构内,滤墙系统的一侧设置有生态浮床,滤墙系统与生态浮床连接,滤墙系统与浮筒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河道修复效果缓慢,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滤墙。
背景技术
治理河流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已在使用的或已试验的污染河道水体治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修复方法。
河道修复技术中物理修复见效快但是副作用大,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治标不治本。化学修复的暂时效果最为明显,但是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且使用成本比较高,作用效果不持久,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生物修复具有投入低、治理效果好以及副作用小等优点,被许多专家所推荐。投加微生物促生剂技术与其它整治方法相比,不需要大量投资购置装置和设备,制剂的投加量小,因而相应的处理成本较低,且所加制剂不含外来微生物,没有附加危险。投加微生物菌剂技术即投菌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费用低、环境影响小,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但是,治理工程中往往是将各种工艺进行单独使用或进行部分组合,不能实现各项技术的最优组合,使河道的修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成本高,操作繁琐,又不可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生态滤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河道修复效果缓慢,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生态滤墙,包括滤墙系统,所述滤墙系统包括墙体结构、多孔性填料和生物菌剂,所述多孔性填料和所述生物菌剂混合填充在所述墙体结构内,所述滤墙系统的一侧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滤墙系统与所述生态浮床连接,所述滤墙系统与浮筒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墙体结构包括框架和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框架围成的立面上,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若干个网架隔层,所述网架隔层和所述滤网围绕形成储料空间,所述多孔性填料和所述生物菌剂混合填充在所述储料空间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网架隔层内设置有分隔网,所述分隔网将所述储料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小隔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生态浮床的底部悬挂设置有弹性填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包括主管道和若干个分管道,所述主管道与风机连接,所述分管道分设在所述主管道上,且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分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接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料空间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滤墙系统为一个或多个。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浮筒为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滤墙系统的四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生态浮床设置在所述滤墙系统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生态浮床通过所述浮筒与所述滤墙系统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镀锌钢管,所述滤墙系统、所述生态浮床和所述浮筒通过所述镀锌钢管固定在所述河道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德龙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德龙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8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度发酵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虹吸潮汐间歇式增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