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条杆的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8360.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山胁崇;野村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K1/10 | 分类号: | B21K1/10;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 制造装置 成形槽 齿条杆 下模 模具 保持件 上模座 下模座 外周 轴件 本实用新型 成形空间 模具闭合 上下移动 一体移动 中空轴件 侧面 动作性 齿条 底面 可动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动作性并能够提高齿条精度的齿条杆的制造装置。由中空轴件(2)构成的齿条杆(1)的制造装置(10)具备保持轴件的外周的模具(11)和保持模具的保持件(20),模具包括下模(17)以及具有成形槽(26)的上模(16),该成形槽在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有包围轴件(2)的外周的成形空间,保持件包括保持上模的可动的上模座(21)和下模座(22),该下模座具有保持下模的保持槽(25),且与上模座一体移动的上模在保持槽内上下移动,在模具闭合的状态下,从上模的底面(16a)至成形槽的深度以上的范围的上模的下部(35)与保持槽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面(25a、25b)之间的间隙(C1)小于上模的上部(36)与保持槽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面之间的间隙(C2)。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汽车的转向装置等使用的齿条杆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齿条杆是在轴件上形成有齿条的部件,且还已知有为了减轻重量而由中空的轴件制成的齿条杆。由中空轴件制成的齿条杆例如通过将芯棒压入到外周由模具保持的中空轴件中来制造。通过压入芯棒,而使模具的形状被转印到轴件的外周,从而在轴件的外周上形成齿条(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齿条杆的制造装置具备:具有齿条齿模的上模;下模;用于保持上模的可动上模座;以及用于保持下模的固定下模座。下模座具有凹槽,且下模被固定于凹槽的底部。上模与上模座一体移动,并在下模座的凹槽中上下移动。轴件被夹持并保持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并且芯棒被压入到由上模和下模保持的轴件中。
此外,由中空轴件制成的齿条杆通常为了提高齿条的硬度而被实施淬火。然而,由于轴件的齿条形成区段的截面形状是不对称的并且齿条加工时的残余应力高,所以淬火容易导致轴件弯曲。因此,作为由中空轴件制成的齿条杆的淬火方法,已知一种在对齿条形成区段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进行限制的状态下实施淬火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29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11973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齿条杆的制造装置中,上模对应于上下运动而在下模座的凹槽侧面上滑动。因此,在上模与下模座的凹槽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适当的间隙。这里,压入有芯棒的轴件通过芯棒而在外径侧被推压,并且保持轴件的上模和下模也经由轴件被沿径向推压。虽然作用在上模和下模上的载荷由上模座和下模座支承,但在上模和下模座的凹槽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可以实现上模的滑动的间隙。因此,由轴件沿径向挤压的上模沿左右方向仅被推出上模与下模座的凹槽侧面之间的间隙的量。
当上模沿左右方向被推出时,可能导致轴件也在左右方向上膨胀,轴件的齿条形成区段的直线度和圆度减小。并且,如果齿条形成区段的直线度和圆度减小,则当齿条杆被淬火时,齿条形成区段的约束在长度方向上不恒定,齿条的精度可能降低。另一方面,当上模与下模座的凹槽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变窄时,虽然上模的变形受到抑制,但上模的平滑移动受到阻碍,并且齿条杆的制造装置的动作可能会受到阻碍。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动作性并能够提高齿条精度的齿条杆的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未经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8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铆接模具
- 下一篇:一种输送链的新型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