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中滑块内部相对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9205.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5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星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许玲爱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复弹簧 滑块 安装孔 脱钩 本实用新型 顶出机构 凸起结构 注塑模具 内侧端 中滑块 弹力作用 二次分离 合模状态 滑块侧面 连接连杆 压缩状态 一端连接 由外向内 阶梯型 外侧端 外侧面 顶持 开模 脱模 损伤 贯通 退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中滑块内部相对顶出机构,包括位于产品两侧的滑块,所述滑块中设置有多个贯通滑块侧面的阶梯型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脱钩、连杆和辅助块,所述脱钩外侧端头处连接在滑块外侧面,所述脱钩内侧端头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所述脱钩内侧端头处连接连杆,连杆位于回复弹簧内,合模状态时回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在辅助块上,所述辅助块位于产品外侧相邻的凸起结构间隙中,开模初始状态滑块退出产品两侧时辅助块在回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依旧顶持在产品外侧面的凸起结构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辅助块的方式进行二次分离,有效保证顺利脱模的过程,同时保护产品免受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中滑块内部相对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时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可以生产多种多样形状各异的塑料件产品,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由于注塑件产品本身形状差异巨大,因此各个模具中的具体结构也都不相同。在实际生产中,尤其是针对一些产品侧面有多处凸起结构的注塑件,其脱模结构是技术上一大难题,通常是在产品侧面设置滑块退出的方式,但在脱模过程中经常出现产品侧面凸起部位粘接滑块,在滑块退出的过程中直接损坏产品侧面的结构,不能顺利完成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中滑块内部相对顶出机构,其通过减少滑块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来使得滑块在运动时不会损伤产品表面,通过增加辅助块的方式进行二次分离,有效保证顺利脱模的过程,同时保护产品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中滑块内部相对顶出机构,包括位于产品两侧的滑块,所述滑块中设置有多个贯通滑块侧面的阶梯型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脱钩、连杆和辅助块,所述脱钩外侧端头处连接在滑块外侧面,所述脱钩内侧端头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所述脱钩内侧端头处连接连杆,连杆位于回复弹簧内,合模状态时回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在辅助块上,所述辅助块位于产品外侧相邻的凸起结构间隙中,开模初始状态滑块退出产品两侧时辅助块在回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依旧顶持在产品外侧面的凸起结构处。
优选的,所述滑块外侧设置有斜导柱孔,上模的斜导柱穿过斜导柱孔,上下模开模时上模向上运动通过斜导柱带动滑块向外滑动远离产品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将现有的滑块设计成分体式,保证在脱模过程中不会损伤产品表面,同时设计滑块中的二次相对顶出机构,有效保证了顺利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品、辅助块、连杆、回复弹簧和脱钩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滑块;2—安装孔;3—脱钩;4—连杆;5—辅助块;6—回复弹簧;7—斜导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星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星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9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饰窗框注塑模具脱模自动取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旋牙型自动落料塑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