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车称重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0430.X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2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单龙;董中杰;孙进;张敏;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力传感器 提升机构 到位检测传感器 挂桶装置 称重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 餐厨垃圾车 控制性 称重 两组 显示器 计量 采集 安装方式 称重数据 定点数据 提桶装置 电连接 轨道件 上端 称量 触发 下端 摩擦 垃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车称重检测系统,包括挂桶装置、提升机构、至少两个拉力传感器、至少两组用于触发和结束拉力传感器采集拉力数据的到位检测传感器、控制性显示器,提升机构上端安装在垃圾车上,提升机构下端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拉力传感器一端,拉力传感器另一端固定连接挂桶装置,至少两组到位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挂桶装置的一侧,控制性显示器电连接提升机构、拉力传感器和到位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安装方式、降低了提桶装置与轨道件的摩擦,提升了称量精度;采用定点数据采集,保证称重数据的稳定;通过提升计量与下降计量作差的方式得出每次称重的净重量,避免因桶的重量不同影响称重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车称重检测系统,属于餐厨垃圾车称重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餐厨垃圾收集、运输等市场化运营,餐厨垃圾车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其中称重装置成为餐厨垃圾车标配装置之一。市场上大多在挂桶机构上增加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由于提桶装置较重,结构形式复杂,安装难度高,传感器接线随着提桶装置上下运行,布线不便,且提桶装置与轨道间有摩擦,精度也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车称重检测系统,采用拉力传感器进行检测,简化了安装方式,降低了提桶装置与轨道件的摩擦,提升了称量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车称重检测系统,包括挂桶装置,还包括提升机构、至少两个拉力传感器、至少两组用于触发和结束所述拉力传感器采集拉力数据的到位检测传感器、控制性显示器,所述提升机构上端安装在垃圾车上,所述提升机构下端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拉力传感器一端,所述拉力传感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挂桶装置,至少两组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挂桶装置的一侧,所述控制性显示器电连接提升机构、所述拉力传感器和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
优先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两个提桶油缸和液压泵,两个所述提桶油缸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挂桶装置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提桶油缸上端安装在垃圾车上,两个所述提桶油缸的伸缩杆均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上端,至少一个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挂桶装置的左端或右端,所述控制性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液压泵。
优先地,包括两个拉力传感器和两个用于让到位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感应圆盘,两个所述感应圆盘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挂桶装置上。
优先地,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为双位置接近开关。
优先地,所述到位检测传感器包括双位置接近开关SQ1和双位置接近开关SQ2,所述双位置接近开关SQ1位于所述双位置接近开关SQ2下方,所述双位置接近开关SQ1和所述双位置接近开关SQ2均安装在所述垃圾车上,所述双位置接近开关SQ1安装在用于触发所述拉力传感器开始采集拉力数据的位置,所述双位置接近开关SQ2安装在用于触发所述拉力传感器停止采集拉力数据的位置。
优先地,所述双位置接近开关SQ1和所述双位置接近开关SQ2与所述感应圆盘间隔距离均在4~8mm。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旨在从提桶装置结构形式考虑,简化了安装方式、降低了提桶装置与轨道件的摩擦,提升了称量精度;本实用新型选用控制型显示器,集成称重、存储、显示、打印一体化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定点数据采集,利于在最佳位置采集数据,保证称重数据的稳定;本实用新型选用双位置接近开关,通过求平均值的方式实现检测的准确性;本系统通过单桶重量累加的方式,实现车辆的过载保护;本实用新型采用左右拉杆合力称重方式,有效避免偏载等现象影响称重精度问题;通过提升计量与下降计量作差的方式得出每次称重的净重量,避免因桶的重量不同影响称重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装置的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0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