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0437.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8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文;周方;侯国进;刘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装 推杆组件 尖状 本实用新型 分离板 背板 滑杆 滑轨 滑动设置 两侧设置 两端设置 锁紧固定 梯形结构 下部开口 自由滑动 锁紧杆 插接 加载 铰接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包括箱体,推杆组件及背板;所述背板铰接于箱体的一个侧面,两者构成下部开口的梯形结构;所述推杆组件滑动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推杆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分离板,所述分离板沿箱体的底部自由滑动;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推杆组件的两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推杆组件的滑杆插接于滑轨上并由锁紧杆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用于整排尖状培养头的插装,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逐个插装尖状培养头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加载培养头的插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枪头是细胞培养的常用器具,其一般为尖状结构;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尖状培养头逐个放置在多孔板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头放置的效率,影响细胞培养的效率。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用于整排尖状培养头的插装,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逐个插装尖状培养头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加载培养头的插装效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具体包括箱体,推杆组件及背板;所述背板铰接于箱体的一个侧面,两者构成下部开口的梯形结构;所述推杆组件滑动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推杆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分离板,所述分离板沿箱体的底部自由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推杆组件的两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推杆组件的滑杆插接于滑轨上并由锁紧杆锁紧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板均布设置在推杆组件上的基座上;所述分离板为直角三角形,其一直角边平行设置在基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板滑动设置在基座上,相邻分离板之间的间距可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与背板形成的梯形结构之下部开口的宽度与待插装的尖状培养头的直径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板上的斜边与基座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20-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板上的斜边与基座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外侧设置有把手,其设置在基座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多个初始标记,所述初始标记为矩形块,其一边与分离板的直角边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始标记的数量与分离板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其结构合理,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操作便捷,能够一次辅助插装一排尖状培养头,有效提高了插装效率,有利于开展细胞的培养;
(2)本申请上的基座上对应设置多个初始标记,以便辅助尖状培养头的插装作业,提高插装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0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