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血透穿刺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1253.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封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连接体 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 穿刺针组件 连接腔 血透 滑动配合连接 改良 对称布置 弧形槽沿 在操作中 针头刺伤 轴向贯穿 同中心 进液 内腔 适配 连通 开口 隔离 体内 医护 感染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血透穿刺针组件,包括连接体、针头、C形套管;所述连接体内设有贯穿的连接腔,连接体的进液端面与所述针头连接,且针头的内腔与连接腔同中心轴且连通;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弧形槽,两个弧形槽沿针头的轴向贯穿连接体,C形套管的开口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弧形槽适配,且C形套管与弧形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针头置于C形套管内。本实用新型便于按需对针头进行隔离,操作简便,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或者在操作中被感染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血透穿刺针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病人透析结束后,医护人员为患者拔出针头时,需要在单手按压内瘘的同时单手处理针头。临床处理针头广泛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整个血透穿刺针组件针置于利器盒内,另一种是将针帽固定于床单上,单手将针头套入针帽。然而,医护人员使用现有的血液透析穿刺针组件存在容易被针头刺伤或者在操作中被感染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良的血透穿刺针组件,便于按需对针头进行隔离,操作简便,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或者在操作中被感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血透穿刺针组件,包括连接体、针头、C形套管;所述连接体内设有贯穿的连接腔,连接体的进液端面与所述针头连接,且针头的内腔与连接腔同中心轴且连通;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弧形槽,两个弧形槽沿针头的轴向贯穿连接体,C形套管的开口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弧形槽适配,且C形套管与弧形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针头置于C形套管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上对应两个弧形槽处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连接有锁紧带,锁紧带的另一端设有卡扣,第二支撑板上对应锁紧带的扣合处设有与开口配合的卡座。
优选地,所述C形套管的靠针头端设有保护管。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的出液端面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的内腔与连接腔同中心轴且连通,且导液管的直径小于C形套管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导液管上配设有单手夹。
优选地,所述导液管的出液端配设有插设连接的堵帽。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翼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C形套管与弧形槽滑动配合连接,当需要使用针头时,使C形套管向连接腔的出液端移动,使针头露出在C形套管外;当需要对针头进行收纳时,将C形套管沿针头方向移动,使针头全部位于C形套管内,即可实现对针头的隔离,操作简便,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或者在操作中被感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连接体,11-连接腔,12-弧形槽,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41-卡座,15-锁紧带,151-卡扣,16-翼板,2-针头,3-C形套管,31-保护管,4-导液管,41-堵帽,5-单手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1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穿刺器
- 下一篇:一种经皮穿刺破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