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MC片材去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1733.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平;谭利华;陈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平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轴 左框架 去膜 驱动电机 从动轮 本实用新型 生产效率 传动带 右框架 | ||
一种SMC片材去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框架(1)与右框架(2)之间还连接有两个滚轴Ⅰ(17)与两个滚轴Ⅱ(18),滚轴Ⅰ(17)位于左框架(1)内的端部设有从动轮,左框架(1)上设有的驱动电机(5)通过传动带分别与两个滚轴Ⅰ(17)上的从动轮连接,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滚轴Ⅰ(17)旋转进行SMC片材去膜工作。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辅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MC片材去膜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一些零部如前保险杠、前面罩以及导流板主要是使用SMC片材加工成型的,SMC片材在加工前需要将其上包裹的一层薄膜撕去,现在主要是在生产前依靠人工将薄膜撕去,工作效率非常低,且人工在揭薄膜时会掀起粉末,这个粉末容易被人工吸入身体影响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C片材去膜装置,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两个滚轴Ⅰ同时旋转,进行SMC片材与薄膜的分离工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SMC片材去膜装置,包含机架,所述的机架由左框架、右框架与连接杆组成,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框架的内侧面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带驱动座的下横梁、中横梁、上横梁,驱动座上设有驱动电机,中横梁上设有轴承座Ⅰ,上横梁上设有轴承座Ⅲ;左框架的前侧立面在中部设有轴承座Ⅳ,左框架的后侧立面在中部还设有轴承座Ⅴ;所述的右框架除下横梁上没有驱动座其它与左框架结构对称,右框架的中横梁上设有与轴承座Ⅰ对应的轴承座Ⅵ,右框架的上横梁上设有与轴承座Ⅲ对应的轴承座Ⅶ,右框架的前侧立面上设有与轴承座Ⅳ对应的轴承座Ⅷ,右框架的后侧立面上设有与轴承座Ⅴ对应的轴承座Ⅸ;轴承座Ⅰ与轴承座Ⅵ之间以及轴承座Ⅲ与轴承座Ⅶ之间分别连接有滚轴Ⅰ,滚轴Ⅰ位于左框架内的端部设有从动轮;轴承座Ⅳ与轴承座Ⅷ之间以及轴承座Ⅴ与轴承座Ⅸ之间分别连接有滚轴Ⅱ;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连接,带动滚轴Ⅰ进行旋转。
所述的左框架与右框架上均设有防护罩,通过防护罩防止碰撞影响使用寿命。
所述的左框架的中横梁上还设有与轴承座Ⅰ并排的轴承座Ⅱ,轴承座Ⅱ内设有张紧轴,张紧轴位于左框架内的端部设有张紧轮,通过张紧轮与传动带连接,对传动带进行张紧。
所述的左框架前侧立面的前方可放置工作台,去除薄膜的SMC片材输送出,直接进入工作台,进行下道工序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两个滚轴Ⅰ旋转,一个将揭开的薄膜进行收卷,另一个将去除薄膜的SMC片材输送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很好的保证了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左框架的结构图。
图中:1左框架、2右框架、3连接杆、4驱动座、5驱动电机、6轴承座Ⅰ、7轴承座Ⅲ、8轴承座Ⅳ、9轴承座Ⅴ、10轴承座Ⅵ、11下横梁、12中横梁、13上横梁、14轴承座Ⅶ、15轴承座Ⅷ、16轴承座Ⅸ、17滚轴Ⅰ、18滚轴Ⅱ、19轴承座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平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平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1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的高效真空抽气新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保持架加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