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6622.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3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光管 检测 镜头 镜头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测量单元 偏转组件 点光源 载物台 光束平行 光学中心 镜头成像 平行光束 重复拆卸 耦合 弥散斑 提供点 出射 光轴 光源 解析 转动 调试 测量 承载 驱动 视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包括平行光管、测量单元、载物台和偏转组件;载物台用于承载待检测镜头;平行光管用于提供点光源,并使点光源发出的光束平行于平行光管的光轴出射,将平行光束耦合至待检测镜头;测量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待检测镜头的光;偏转组件与平行光管连接,用于驱动平行光管绕待检测镜头的光学中心转动。本实用新型可以测量任意视角下点光源在待检测镜头成像面的弥散斑直径,进而更准确地评价镜头的解析力,同时操作便捷,无需重复拆卸、安装及调试,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学镜头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行业日益发展,镜头在生产领域要求日趋高精,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日趋严格,客户对镜头的解析力的要求日趋严格。通常通过检测点光源的弥散斑直径,间接评价镜头的解析力。由于镜头存在一定的初级像差,所以在最终成像面上得到的不是标准的圆型光斑,而是一个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光斑,称为弥散斑。
在对弥散斑直径的测量过程中,通常需要测试多个视角下的弥散斑直径。现有的检测装置在某一视角下完成检测后,需要拆卸相应的夹具,调整角度后重新安装,或者在多个视角方向设置相应的检测部件。
现有的检测装置拆卸、安装及调试过程复杂,检测效率低,或者只能测试几个特定视角下的弥散斑直径,最终的检测结果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检测装置,以降低检测过程中装置拆卸、安装及调试的辅助程度,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检测装置,包括平行光管、测量单元、载物台和偏转组件;
载物台用于承载待检测镜头;
平行光管用于提供点光源,并使点光源发出的光束平行于平行光管的光轴出射,将平行光束耦合至待检测镜头;测量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待检测镜头的光;
偏转组件与平行光管连接,用于驱动平行光管绕待检测镜头的光学中心转动。
可选的,偏转组件包括偏转臂,偏转臂一端连接平行光管,另一端可活动连接在镜头检测装置的框架上。
可选的,平行光管包括光源、星点板和第一透镜;光源、星点板和第一透镜沿平行光管的光轴依次设置;
光源用于提供所需的光;星点板上设有点孔,用于模拟点光源,点孔位于第一透镜的焦点位置。
可选的,点孔的直径d0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fc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n1为像方空间折射率,D0为待检测镜头的直径。
可选的,平行光管还包括均光板,均光板设置于光源和星点板之间。
可选的,测量单元包括第二透镜和CCD探测器,第二透镜用于接收来自待检测镜头的光,并将其耦合至CCD探测器。
可选的,测量单元还包括移动组件,第二透镜与CCD探测器通过镜筒与移动组件连接,移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透镜和CCD探测器移动。
可选的,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第二透镜与CCD探测器通过镜筒与第一移动部件连接,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可活动连接,第二移动部件与镜头检测装置的底座活动连接;第一移动部件可沿第二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第二移动部件可在底座平面内平移,底座平面与第二透镜的光轴垂直。
可选的,载物台上开设有与待检测镜头相适配的通孔,待检测镜头固持于通孔内。
可选的,载物台底部设置有平板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6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波导模场直径的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撑腿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