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通信和防止漏电功能的智能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7408.8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7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会峰;刘嘉维;王琨;黄金煌;许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H04B1/3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控制器 用户识别单元 用户识别芯片 存储单元 信号线 智能卡 漏电功能 发送 触点 上电 应答 本实用新型 漏电 发送命令 接收处理 接收用户 闪存芯片 基板 通信 芯片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通信和防止漏电功能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包括存储单元和用户识别单元,存储单元和用户识别单元位于基板上,存储单元包括SD触点、存储控制器和闪存芯片,用户识别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SIM触点和用户识别芯片,存储控制器与用户识别芯片通过SPI协议相互连接进行SPI接口通信;智能卡开始工作时,存储控制器上电或者用户识别芯片上电的不同情况下,通过SPI接口配置SSN信号线、SCK信号线、MOSI信号线和MISO信号线,实现存储控制器发送命令,用户识别芯片接收处理命令后发送应答,存储控制器接收用户识别芯片发送的应答,结束发送/接收流程,防止用户识别单元和存储单元之间发生漏电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通信和防止漏电功能的智能卡。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一种同时具有SIM和SD功能的智能卡”(专利号:ZL201720632162.6),给出了一种用户识别单元和存储单元的智能卡。更近一步该智能卡内部用户识别单元与和存储单元之间可线路连接并进行信息交互,比如采用I2C、SPI等接口。
带有内部连接的该智能卡使用在不同场景中将会遇到不同的电源供给方式。比如该智能卡放在手机SD和Nano兼容插槽中,用户识别单元功耗较小,手机会给用户识别单元持续供电,而存储单元因功耗较大,在空闲未被访问时,会被手机关闭电源。又比如该智能卡插入专门的SD卡读卡器中时,这时只给存储单元供电,用户识别单元将处于下电状态。
总之,存储单元和用户识别单元的供电情况有如下四种情况:
1)存储单元上电,用户识别单元上电;
2)存储单元下电,用户识别单元上电;
3)存储单元上电,用户识别单元下电;
4)存储单元和用户识别单元都下电。
在上述2)、3)两种情况下,如果存储单元和用户识别单元之间接口连接处理不当,将导致通过连接线路从上电的一方向下电的另一方漏电流。比如用户识别单元上电而存储单元下电时,用户识别单元把互联线路驱动为高电平,就将会有电流流向存储单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用户识别单元和存储单元之间一方下电时导致漏电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通信和防止漏电功能的智能卡,即能保证用户识别单元和存储单元之间正常通信,还能防止在用户识别单元和存储单元之间发生漏电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通信和防止漏电功能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包括存储单元和用户识别单元,存储单元和用户识别单元位于基板上,存储单元包括SD触点、存储控制器和闪存芯片,SD触点和闪存芯片分别与存储控制器相互连接;
用户识别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SIM触点和用户识别芯片;
存储单元中的存储控制器与用户识别单元中的用户识别芯片通过SPI协议相互连接进行SPI接口通信,SPI接口分为SPI主接口和SPI从接口,SPI主接口位于存储控制器一端,SPI从接口位于用户识别芯片一端,SPI主接口和SPI从接口通过SSN信号线、SCK信号线、MOSI信号线和MISO信号线建立连接;
第一电阻R1连接MISO信号线,设置电阻值为10KΩ~100KΩ,存储控制器一端在MISO信号线上使能第一电阻R1;
第二电阻R2为下拉电阻连接MISO信号线,设置电阻值为100KΩ~10MΩ;
SD触点通过外部相应主控向存储单元供电,SIM触点通过外部相应主控向用户识别单元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7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