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工地使用的防尘插座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1709.8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6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丹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H01R13/5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黄辉本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插座体 插座盒 防尘板 弹簧 插孔 防尘插座 连接杆 限位座 限制杆 锁紧 工地 本实用新型 插座体转动 使用安全性 插座设备 导电介质 固定插座 装置连接 插头 内侧壁 体侧面 短路 圆板 压缩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工地使用的防尘插座盒,包括插座盒,插座盒内设有插座体,插座体底部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一弹簧,插座盒内侧壁固定有限位座,限位座内设有固定插座体侧面的限制杆,插座体顶部与圆板固定连接,插座盒上方固定有防尘板。本装置连接杆便于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便于插座体转动完毕后被锁紧,限位座与限制杆配合便于锁紧插座体,防尘板便于阻止灰尘进入插孔,整个插座,当插座不使用时,防尘板的使用能够有效阻止灰尘进入插孔,这样能避免插孔中进入导电介质,从而避免插座发生短路,使工地上插座的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而插座的插座体可以旋转,能够应对插头从不同角度插入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工地使用的防尘插座盒。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按照用途分类:民用插座、工业用插座、防水插座,普通插座、电源插座,电脑插座,电话插座,视频、音频插座,移动插座;usb插座
目前工地上的插座一般在一些灰尘较大的地方使用,而现有插座不具备防尘的作用,在实际使用时很有可能使灰尘进入插孔,灰尘中可能夹杂一些导电介质,当这些介质随灰尘一起进入插孔时很容易造成插座的短路,这样不仅会损坏插座而且更严重的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另外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插座在使用时插孔都是相对固定的无法旋转,在实际使用时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工地使用的防尘插座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于工地使用的防尘插座盒,包括插座盒,所述插座盒内设有开有环槽且能上下移动的插座体,所述插座体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介于连接杆和插座盒内底面之间,所述插座盒内侧壁固定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设有固定插座体侧面的限制杆,所述插座体顶部与能沿插座盒内侧壁移动的圆板固定连接,所述插座盒上方固定有可转动的防尘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底部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与第一弹簧接触且能在套管内上下移动,所述套管固定在插座盒内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中间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内插有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圆板上表面固定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板下表面固定有L型限制杆,所述L型限制杆与一端伸出插座盒的可水平移动的光杆接触,所述光杆与L型限制杆接触的一端呈斜面,所述光杆中间固定有一圈挡板,所述光杆上套设有介于挡板与插座盒内侧壁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光杆伸出插座盒的部分固定有一圈限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环槽便于插座体转动时能与电线保持连接,连接杆便于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便于插座体转动完毕后被锁紧,限位座与限制杆配合便于锁紧插座体,防尘板便于阻止灰尘进入插孔,整个插座,当插座不使用时,防尘板的使用能够有效阻止灰尘进入插孔,当插座使用时,插头插进插座将插孔堵住,这样能避免插孔中进入导电介质,从而避免插座发生短路,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工地上插座的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而插座的插座体可以旋转,能够很方便的应对插头从不同角度插入插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丹,未经李宝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1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