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3701.5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3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熊世雄;王垚;张涛;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纵横通达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W4/80;H04L12/10;G01C5/0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件 蓝牙传输器 金属接头 壳体 电源电路板 电连接 尾端 密封圈 电路板 蓝牙控制 可充电 水准仪 本实用新型 专用连接线 状态指示灯 收纳 传输距离 防护性能 接收设备 壳体内部 蓝牙模块 外壳结构 外壳内部 传统的 牢固性 收发端 可用 内腔 坚固 电池 保证 | ||
1.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接头(2)和壳体(1),所述的金属接头(2)的尾端卡在卡件(4)的内腔内,并通过卡件(4)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壳体(1)的尾端设置有状态指示灯(3),卡件(4)与壳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5),金属接头(2)的尾端与蓝牙控制电路板(6)的收发端电连接,蓝牙控制电路板(6)电连接在电源电路板(7)上,电源电路板(7)的充放电端与电池(8)电连接,电源电路板(7)固定在壳体(1)内部;
所述的电源电路板(7)上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充电芯片,充电芯片的充电控制端与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池负极共同接地,充电芯片的电源端与第六电容(C6)、第四电阻(R4)、第七电阻(R7)以及第二MOS管(Q3)的源极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充电芯片的充电状态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一MOS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MOS管(Q2)的集电极接地,基极与金属接头(2)的使能端连接,第二MOS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基极与稳压器使能端、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5)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金属接头(2)的使能端连接,充电芯片的充电电流输出端与电池的正极、稳压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七电容(C7)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的输出端与3.3V电源连接,3.3V电源还与第八电容(C8)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接头(2)为5针金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件(4)包括上卡件和下卡件,上卡件和下卡件上均开设有与金属接头(2)的尾端配合的卡槽,上卡件与下卡件通过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是超声焊接成型的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为红色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蓝牙控制电路板(6)上包括蓝牙控制电路,金属接头(2)的收发端分别与232收发器的一对收发端连接,232收发器的另一对收发端与蓝牙芯片的两个I/O端连接,232收发器的倍压电荷泵电容的正端与负端之间连接有第九电容(C9),反向电荷泵电容的正端与负端之间连接有第五电容(C5),正电荷泵电压端与第十电容(C10)连接,负电荷泵电压端与第四电容(C4)连接,第四电容(C4)与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蓝牙芯片的一个I/O端与3.3V电源和第二电容(C2)连接,一个I/O端与第一电容(C1)连接,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蓝牙芯片还一个I/O端与第二电阻(R2)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准仪用可充电蓝牙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为蓝色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纵横通达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纵横通达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37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