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重血浆置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4138.3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路遥;倪冰;张美斌;梁丽雯;谭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8 | 分类号: | A61M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浆成分分离器 血浆置换 本实用新型 支路 出口连接 管路连接 旁路出口 入口连接 血液净化 一端连接 医疗仪器 连接头 密闭式 预冲 剪裁 拼接 感染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净化的医疗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双重血浆置换系统,包括血浆成分分离器,所述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入口与第一管路的出口连接;所述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出口与第二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血浆成分分离器的旁路出口与第三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支路,支路的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重血浆置换系统,其无需操作人员进行管路剪裁、拼接,且实现了血浆成分分离器与管路密闭式预冲,减少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净化的医疗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双重血浆置换系统。
背景技术
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原理为:先通过血浆分离器从血液中分离出血浆(血液回路),再利用血浆成分分离器清除血浆中的某些特定物质(血浆回路),最后将血浆输入人体体内(分离后的血浆回输入血液回路中,从而回输入人体)。
目前,在做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时,操作人员需要拿血液透析使用的管路在无菌的环境下裁剪、拼接,最后将剪裁、拼接的管路连接才能使用,该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裁剪、拼接过程复杂,需要在无菌的治疗台上戴无菌手套进行,耗时长,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2)裁剪、拼接管路过程往往因为需要很小的一段管路而浪费整整的一条管路,增加治疗的成本;
3)目前血浆成分分离器预充过程是开放式预冲,不符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推荐密闭式预冲的要求;
4)拼接的管路在使用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漏血浆、漏空气、爆管的可能,违反医疗无菌操作的原则,给病人带来感染的风险;
5)目前使用拼接的管路在治疗结束时回输管路里面的血浆操作过程复杂,也容易回输血浆不成功而丢弃管路里面的血浆,对病人的血浆造成浪费,如果回输不成功约丢弃150-200ml血浆;
6)治疗过程中,如果血浆成分分离器堵塞,护士无法判断,可能导致治疗过程机器报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重血浆置换系统,其无需操作人员进行管路剪裁、拼接,且实现了血浆成分分离器与管路密闭式预冲,减少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重血浆置换系统,包括血浆成分分离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
所述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入口与第一管路的出口连接;所述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出口与第二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血浆成分分离器的旁路出口与第三管路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管路上有一个压力传感器监测管路压力,并设有支路,支路的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管路上设有抗反流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管路上设有输液泵。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管路上设有排气壶,排气壶位于第二管路的入口和输液泵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管路的出口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设有第三连接头。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管路的入口处设有第五连接头,第一管路上第五连接头和支路之间设有第一管路夹,支路上设有第二管路夹。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管路上位于排气壶和第二连接头之间设有第三管路夹。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管路上位于抗反流装置和第三连接头之间设有第四管路夹。
进一步地,上述支路上的第一连接头连接输液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4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变温的集成离心泵的膜式氧合器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的冲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