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7749.3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姚学诚;李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 构件 之下 第二 进行 锁定 解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锁紧装置和自锁组件,多个锁紧装置用于将第二构件固定在第一构件之下,锁紧装置固定在第一构件和/或第二构件上,且每个锁紧装置均包括:固定结构和传动单元,传动单元用于驱动固定结构转动,从而使得固定结构能够运动至适于将第二构件固定在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自锁组件用于对第二传动部进行锁止和解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利用自锁组件对传动单元进行锁紧,提高了第二构件在第一构件上的安装可靠性,防止其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或混合动力机动车上的动力电池大都采用自动化设备来进行更换。在将动力电池安装完毕之后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锁紧固定,动力电池安装得越牢固安全性就越高。但在更换电池时又要对动力电池进行解锁,因此动力电池的安装和拆卸越简易快捷越好。因此,锁紧装置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在车载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在更换时的便捷性。
现有的快速更换动力电池通过锁紧装置与车辆之间实现柔性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相对于车身会有一定幅度的振动,长期使用会出现动力电池局部变形、车身电池悬挂点变形、锁紧装置局部磨损等不良现象,严重危及车辆行驶安全。现有的车载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锁紧装置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既安全可靠又便于更换,还能够在车身长期振动的使用过程中对电池箱防止松动的动力电池锁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所述系统换电效率更高、安全可靠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包括多个锁紧装置,多个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所述锁紧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构件上,且每个所述锁紧装置均包括:固定结构和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结构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固定结构能够运动至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所述系统还包括:自锁组件,所述自锁组件用于对所述传动单元进行锁止和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通过增加自锁组件,并利用自锁组件对传动单元进行锁止和解锁,从而使得在动力电池安装完成后,自锁组件可对动力电池进行锁紧固定,从而避免了动力电池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配合并能够实现自锁。
可选地,所述自锁组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从而锁止和解锁所述第二传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具有自锁块转动轴线,所述自锁组件配置成绕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以摆动方式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
可选地,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部平行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包括:自锁块,所述自锁块具有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所述自锁块通过摩擦止抵所述第二传动部以锁止所述第二传动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还包括可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离开的致动工具,所述致动工具设置成至少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单元,从而使得所述传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固定结构运动至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致动工具包括:致动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7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淡化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