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7899.4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姚学诚;李鹏飞;李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构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底盖,框架本体具有传动单元容纳腔,传动单元容纳腔的底部向下敞开,框架本体上设置有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适于与支撑夹紧部正对并与支撑夹紧部之间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底盖与框架本体连接,底盖封闭底部,底盖上形成有调节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结构简单,强度高,质量轻,且对电池包的更换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销量持续增长,由于动力电池续航能力及充电时长的限制,在世界各地,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纷纷涌现,对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推广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换电模式通过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包,达到为其补充电能的目的,可实现电能迅速补给,同时便于电池维护和延长寿命。目前在电池更换方面,乘用车的电池包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更换,更换时间基本与传统汽车的加油时间持平,对用户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充电时间过长的难题。但在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装卸动力电池,这就对动力电池锁紧机构的框架的强度、使用寿命、对电池包的更换便捷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所述框架强度高、对电池包的更换速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具有传动单元容纳腔,所述传动单元容纳腔的底部向下敞开,所述框架本体上设置有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所述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适于与支撑夹紧部正对并与所述支撑夹紧部之间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所述底盖封闭所述底部,所述底盖上形成有调节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通过在框架设置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与固定结构上的支撑夹紧部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从而对电池包进行支撑夹紧,完成对电池包的更换,更换效率高,同时,在底盖上设置调节孔,操作人员使用工具可对第二传动部进行调节,从而驱动固定结构对电池包进行支撑夹紧,操作方便,且底盖对传动单元容纳腔进行封闭,可有效防止外界灰尘杂质等造成对锁紧机构工作可靠性造成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所述框架本体的两侧面上设置有车身固定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至少部分地向上敞开,且在敞开的部位形成中通孔,所述中通孔上设置有封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具有顶壁,所述顶壁上设置有支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所述框架本体上设置有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和两个车身固定块,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至少部分地向上敞开,且在敞开的部位形成中通孔,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还具有顶壁,所述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所述顶壁和两个车身固定块围绕着所述中通孔设置,且所述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和所述顶壁分别位于所述中通孔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车身固定块分别位于所述中通孔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调节孔的下支承凸台。
可选地,所述顶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围绕所述支承孔的上支承凸台。
可选地,所述上支承凸台和所述下支承凸台内均设置有环形衬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所述框架本体上形成有第一伸出口,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第二伸出口,所述第一伸出口和所述第二伸出口上下连通且均与所述传动单元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伸出口处设置有底盖密封槽,所述第一伸出口处设置有框架本体密封槽,所述底盖密封槽和所述框架本体密封槽上下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78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