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天窗及包含该天窗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0615.2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腾谌;庄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特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C03C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窗 防夹 传感区 电容传感器 内层玻璃板 透明导电层 外层玻璃板 透明电极 电容传感器电极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电极 传感电极 绝缘油墨 两层玻璃 屏蔽电极 设置方式 天窗玻璃 电极 滑动 扰动 误动作 有效地 后沿 磨损 汽车 美观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天窗和包含该天窗的汽车。包括外层玻璃板、内层玻璃板,所述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透明导电层,天窗包括前防夹传感区、后防夹传感区,所述前防夹传感区位于天窗前沿附近,所述后防夹传感区位于天窗后沿附近,所述透明导电层上对应于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的区域均设置有防夹电容传感器的屏蔽电极和/或传感电极。其有益效果是:采用透明电极不影响天窗的美观——天窗玻璃前后沿看不到电极,将透明电极夹在两层玻璃中间的设置方式不仅解决了天窗多次开关滑动对传感器电极和绝缘油墨的磨损问题,还有效地降低了由于雨水直接接触到电容传感器电极对电容传感器造成较大的扰动而导致的防夹误动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天窗及含该天窗的汽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夹技术是被动防夹技术,即,必须产生一定的夹力才能实现防夹动作,防夹力要求小于100N。
主动防夹技术采用防夹电容传感器识别人类肢体,当防夹电容传感器检测到人类肢体时即产生防夹动作。
现有的主动防夹技术利用在人体受到夹力伤害之前进行预警,以防止人体被夹。
但是,现有的主动防夹技术中,下雨后密封槽内的密封材料会较长时间存有雨水,当天窗玻璃滑动时存有的雨水会直接接触传感器电极的引出线,造成对传感器电容的较大扰动,使得防夹系统的误动率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天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天窗,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外层玻璃板、内层玻璃板,所述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透明导电层,天窗包括前防夹传感区、后防夹传感区,所述前防夹传感区位于天窗前沿附近,所述后防夹传感区位于天窗后沿附近,天窗包括前防夹传感区、后防夹传感区,所述前防夹传感区位于天窗前沿附近,所述后防夹传感区位于天窗后沿附近,所述透明导电层上对应于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的区域均设置有防夹电容传感器的屏蔽电极和/或传感电极。其中,所述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至少三个条形透明电极,三个所述条形透明电极形成两个防夹电容传感器,其中一个条形透明电极作为两个防夹电容传感器公共电极。
其中,所述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片状透明电极,所述片状透明电极作为防夹电容传感器的屏蔽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至少三个条形透明电极,三个所述条形透明电极构成两个防夹电容传感器,其中一个条形透明电极作为两个防夹电容传感器公共电极。
其中,所述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的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片状透明电极,所述片状透明电极作为防夹电容传感器的屏蔽电极,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至少三个条形透明电极,三个所述条形透明电极形成两个防夹电容传感器,其中一个条形透明电极作为两个防夹电容传感器公共电极。
其中,所述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片状透明电极,所述片状透明电极作为防夹电容传感器的屏蔽电极,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前防夹传感区和后防夹传感区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上电极和下电极,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的上电极和第三透明导电层上的上电极形成上层平行板电容,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的下电极和第三透明导电层上的下电极形成下层平行板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特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奥特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0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智能防冻及解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开式电动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