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3967.3 | 申请日: | 201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强;范宏誉;吴承鑫;张寒杉;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1/16;F15B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臂油缸 蓄能器 多路阀 装载机 本实用新型 高压球阀 工作装置 液压系统 防冲击 大腔 动臂 油路 冲击力 油缸密封件 装载机动臂 物料冲击 液压管路 重载工况 作业过程 安全阀 传递 出油口 溢流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所述动臂油缸与多路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油缸的其中一个进/出油口与多路阀之间的油路接有蓄能器,蓄能器与该油路之间设有高压球阀。本实用新型满足装载机在重载工况作业时通过蓄能器来吸收工作装置传递给动臂油的冲击力,确保装载机动臂油缸密封件的可靠性;高压球阀和蓄能器安装在动臂油缸大腔的管路上,当装载机在作业过程中,工作装置受到外界物料冲击时,冲击力通过动臂传递到动臂油缸大腔的液压管路中由蓄能器来吸收,减少了多路阀安全阀的溢流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满足装载机在重载工况时减少动臂油缸所受的冲击力,对装载机动臂油缸起保护作用,防止动臂油缸密封件损坏,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装载机上工作液压系统普遍采用系统为:机械操纵和先导操纵液压系统。这两种工作液压系统均是工作泵直接给多路阀供油,然后由多路阀给动臂油缸供油。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动臂油缸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其包括分别与多路阀2连接的转斗油缸3、动臂油缸4、回油滤芯5及吸油滤芯6,吸油滤芯6通过齿轮泵1与多路阀2连接。该种结构在工作装置受到冲击时,会将充击力传给动臂油缸4,动臂油缸4在通过多路阀2上的安全阀来释放过载压力,从而保护油缸不受损伤,而经过常期的市场验证发现装载机在重载工况时这种方式对动臂油缸4的保护作用很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在尽量少改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考虑成本,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要求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所述动臂油缸与多路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油缸的其中一个进/出油口与多路阀之间的油路接有蓄能器,蓄能器与该油路之间设有高压球阀。
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满足装载机在重载工况作业时通过蓄能器来吸收工作装置传递给动臂油的冲击力,确保装载机动臂油缸密封件的可靠性;高压球阀和蓄能器安装在动臂油缸大腔的管路上,当装载机在作业过程中,工作装置受到外界物料冲击时,冲击力通过动臂传递到动臂油缸大腔的液压管路中由蓄能器来吸收,减少了多路阀安全阀的溢流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满足装载机在重载工况作业时通过蓄能器来吸收工作装置传递给动臂油的冲击力,确保装载机动臂油缸密封件的可靠性,提高动臂油缸的使用寿命;
2.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只需要增加高压求阀和蓄能器,比相同功能的其它产品在价格上有很大的优势;
3.推广方便,在原有系统上可以很容易的切换,改动量小,同时又由于价格优势,客户很容易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臂油缸防冲击液压系统液压系统,转斗油缸3、动臂油缸4、回油滤芯5、吸油滤芯6分别与多路阀2连接,吸油滤芯6通过齿轮泵1与多路阀2连接。动臂油缸4的其中一个进/出油口与多路阀2之间的油路接有蓄能器8,蓄能器8与该油路之间接入高压球阀7。
在工作液压系统动臂油缸大腔管路中增加高压球阀7和蓄能器8;当用户需要使用该功能的时候,打开高压球阀7即可,当高压球阀7打开后,装载机在作业过程中工作装置受到的外界冲击力,通过工作装置传递到动臂油缸4大腔的液压系统管路中,被蓄能器8吸收,从而可以确保装载机动臂油缸密封件的可靠性;提高动臂油缸的使用寿命;减少工作液压系统安全阀的溢流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3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一次除尘风机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簧-波纹管式蓄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