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9285.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7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伦;袁世国;张朝友;袁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创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8 | 代理人: | 刘创先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箱 水泵 水箱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控制面板 吸热机构 上端 过滤箱 冷水室 活性炭吸附 冷热水交换 温度传感器 电动伸缩 回收利用 金属物质 水管结构 依次设置 过滤网 冷凝器 隔层 刷毛 烟气 烟腔 左端 水管 电机 受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右方上端有吸热箱,所述吸热箱的内部有冷水室、隔层和烟腔,所述吸热箱的上方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水箱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吸热箱的右方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网、活性炭吸附网和电磁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二水管、冷凝器、温度传感器、冷水室、电机、电动伸缩轴、刷毛、电磁网和第一水管结构,解决了装置无法对烟气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导致浪费资源和装置中无法实现冷热水交换导致吸热机构热量过高而使得吸热机构受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硫、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10um的飘尘,尤其以1-2.5um的飘尘危害性最大,并且烟气中含有热量,所以需要使用到回收装置,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装置无法对烟气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导致浪费资源的问题。
2.现有装置中无法实现冷热水交换,导致吸热机构热量过高而使得吸热机构受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对烟气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导致浪费资源和现有装置中无法实现冷热水交换,导致吸热机构热量过高而使得吸热机构受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右方上端有吸热箱,所述吸热箱的内部有冷水室,所述冷水室的内层隔层,所述隔层的内部有吸热片,所述吸热箱的内部中间有烟腔,所述吸热箱的上方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左上端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有冷凝器,该冷凝器的型号为DWN-200,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冷水室的上端,所述水箱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冷水室的左侧偏上端,所述支板的右上方右热气箱,所述热气箱的底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有电磁阀,所述热气箱的右端中间连接有热气连接管,所述吸热箱的右方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网、活性炭吸附网和电磁网,所述电磁网的左上端安装有电机,该电机的型号为YR3,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所述电机的底端安装有电动伸缩轴,该电动伸缩轴的型号为NG-J03151,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所述电动伸缩轴的下方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右端有刷毛,所述过滤箱的底端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上有阀门,所述吸热箱的左端连接有进烟管,所述过滤箱的右端连接有排烟管,所述冷水室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RM-101,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
优选的,所述吸热箱的底端左右对称有T形支柱,所述T形支柱的底端安装在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板的底端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安装在吸热箱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热气箱的底端左右对称有支座,所述热气箱通过支座固定安装在支板的右上端。
优选的,所述吸热箱的右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吸热箱的右端通过连接管与过滤箱的左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轴的下端安装有安装配件,所述电动伸缩轴通过安装配件与安装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9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