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补灌注桩与原有基础筏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9437.X | 申请日: | 201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8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肆;吴泰民;杨庆红;方劲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筑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37/00;E02D27/1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晋陵北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筏板 灌注桩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结构 桩帽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补灌注桩与原有基础筏板的连接结构,属于基础筏板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基础筏板、设置在基础筏板上的若干灌注桩,若干所述灌注桩的顶部均设有与基础筏板固定连接的反桩帽,且反桩帽的直径大于灌注桩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后补灌注桩与原有基础筏板充分连接,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基础筏板、节约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筏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补灌注桩与原有基础筏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规划等各种原因,一些工程在已完成基础筏板施工后,需要整体移动位置,进而导致原有灌注桩局部承载能力不足。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先将原有基础筏板大面积凿除,然后补打灌注桩,然后再重新浇注基础筏板。但是,这种方法破坏了原有的基础筏板,使得原有的基础筏板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补灌注桩与原有基础筏板的连接结构,具有使后补灌注桩与原有基础筏板充分连接,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基础筏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后补灌注桩与原有基础筏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基础筏板、设置在基础筏板上的若干灌注桩,若干所述灌注桩的顶部均设有与基础筏板固定连接的反桩帽,且反桩帽的直径大于灌注桩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桩帽直接设置在灌注桩的顶部,使得后补的灌注桩得到充分利用,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增加灌注桩对基础筏板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基础筏板和灌注桩结构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桩帽的形状为倒置的凵形,包括一体设置的横筋和竖筋,所述竖筋沿横筋外圆周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筋、竖筋提高了灌注桩桩顶的抗冲击强度,进而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延长了灌注桩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桩帽与基础筏板的固定连接方式为在基础筏板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注入高强度植筋胶,所述竖筋位于环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强度植筋胶固化后将竖筋和基础筏板粘接为一体,不仅施工便利,缩短了工期,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还使得反桩帽与基础筏板连接更加稳定、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槽的槽深不小于竖筋直径的22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形槽的槽深过浅时,竖筋与基础筏板的接触面积小,竖筋易变形,不能满足受力要求,圆筋在承受建筑物时易晃动;当环形槽的槽深过深时,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注桩纵筋靠近反桩帽的一端向外垂直延伸有弯折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筋可以增加灌注桩与反桩帽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灌注桩与基础筏板连接更可靠,从而使得反桩帽承受建筑物时更加稳定,进而延长反桩帽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筏板上设有灌注孔,所述灌注桩位于灌注孔中,所述灌注孔的孔口与灌注桩之间设有止水条,且止水条沿灌注桩的周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条可以防止基础筏板上新浇注的混凝土之间的裂缝渗透漏水,进而使水不易渗透到基础筏板上部的地下室内,保证地下室的整体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注孔的形状为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桩放置到灌注孔后,在灌注孔内浇注混凝土。将灌注孔设置成锥形,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增加灌注桩和基础筏板之间的连接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筏板的下方设有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筑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筑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94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明结构的变直径钢筋笼
- 下一篇:一种大孔径桩灌注装置及大孔径桩灌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