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机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0406.6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6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江;胡雁鸣;王峰;卢猛;郑克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昕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82 | 分类号: | B29B7/82;B29L30/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吴学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电加热 循环介质 冷却液 冷却液箱 密炼机冷却装置 补充电磁阀 温度传感器 再循环泵 主循环泵 控制器 底座 补充 本实用新型 泵连接 出口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炼机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控制器、冷却液箱、循环介质热交换器、电加热热交换器、再循环泵、主循环泵、冷却液补充泵、冷却液补充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冷却液箱、循环介质热交换器和电加热热交换器同时安装在底座上,其中循环介质热交换器位于电加热热交换器的右侧,冷却液箱位于循环介质热交换器和电加热热交换器之间;再循环泵安装在电加热热交换器的出口上,冷却液补充泵连接在冷却液箱上,冷却液补充电磁阀连接在冷却液补充泵的出口上;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循环介质热交换器和电加热热交换器内;主循环泵安装在循环介质热交换器的进口上;控制器固定在电加热热交换器的前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炼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密炼工序是轮胎生产过程中第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密炼机)里进行加工,生产出“胶料”的过程。轮胎里每一种胶部件所使用的胶料都是特定性能的。胶料的成分取决于轮胎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时,胶料成分的变化还取决于配套厂家以及市场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于牵引力、驾驶性能、路面情况以及轮胎自身的要求。
密炼工序需要在密炼机中进行,在密炼过程中密炼室中的温度分布密炼胶的质量有很大影响。胶料温度较高,胶料较软,有利于胶料与其它配料的混合,但温度过高,会加剧胶料的氧化破坏作用,降低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促使橡胶与炭黑之间产生过多的化学结合而产生过多凝胶,使胶料的可塑性下降。如果局部温度过高,还会产生烧焦现象。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人们发现在密炼机上采用热水循环的冷却方式较其它冷却方式控制精度更高、冷却效果更好。但传统的热水循环冷却方式结构复杂,且不能对现存的密炼机进行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炼机冷却装置,与密炼室的冷却系统配合,形成密封的冷却回路;所有部件均集成安装在底座上,可方便的布置在密炼机旁,以改进原有冷却系统。同时,该装置的使用,降低了密炼机冷却系统内结垢的几率,降低维护成本和维护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炼机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控制器、冷却液箱、循环介质热交换器、电加热热交换器、再循环泵、主循环泵、冷却液补充泵、冷却液补充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冷却液箱、循环介质热交换器和电加热热交换器同时安装在底座上,其中循环介质热交换器位于电加热热交换器的右侧,冷却液箱位于循环介质热交换器和电加热热交换器之间;再循环泵安装在电加热热交换器的出口上,冷却液补充泵连接在冷却液箱上,冷却液补充电磁阀连接在冷却液补充泵的出口上;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循环介质热交换器和电加热热交换器内;主循环泵安装在循环介质热交换器的进口上;控制器固定在电加热热交换器的前方。
所述循环介质热交换器包括循环介质回路和冷却液回路,其中循环介质回路进口和循环介质回路出口位于循环介质热交换器的同侧;冷却液回路的进口和冷却液回路出口位于循环介质热交换器的两侧。
所述电加热热交换器包括支架、壳体、热电偶和冷却液管,热电偶安装在壳体内壁上,冷却液管固定在壳体的中部;壳体内充满加热介质;壳体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热电偶包括主热电偶和次热电偶,所述主热电偶与次热电偶间隔布置。
所述壳体包括内承载层和外保温层,内承载层和外保温层同时安装在冷却液管上,内承载层和外保温层不接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与密炼室的冷却系统配合,形成密封的冷却回路;所有部件均集成安装在底座上,可方便的布置在密炼机旁,以改进原有冷却系统。同时,该装置的使用,降低了密炼机冷却系统内结垢的几率,降低维护成本和维护强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昕轮胎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昕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0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开炼机的金属框型铲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粒机料条入口装置